書名︰《聖經隱蔽的歷史》
作者︰基恩.托馬斯與提姆.布萊克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在《達.芬奇密碼》故事的後半段提到,羅浮宮博物館館長雅克.索尼矣沉迷於符號的雙重意義,在整個破解密碼的過程中,起了關鍵的作用。而《聖經隱蔽的歷史》這本書的副題──「破譯達.芬奇密碼」──所產生的歧義與雙重意義遙相呼應,我們就可以看到基恩.托馬斯與提姆.布萊克的心思。這本書的主旨,究竟是破譯《達.芬奇密碼》這本小說?還是破譯達.芬奇所留下來的密碼呢?
事實上,故事中的幾條主線,索尼矣館長留下的密碼、拱頂石的秘密、索菲亞的身世之謎、天主教事工會的行動、法希探長的執著等,都是圍繞基督教一些傳說與秘密而大造文章。
郇山隐修派之謎、聖經中謎一樣的女人、聖血與聖杯、聖殿騎士、天主教事工會的內幕、聖經中湮沒的性和耶穌的傳說,這些都是《達.芬奇密碼》用來扣緊讀者心靈的索帶,同時也是《聖經隱蔽的歷史》的七個章節。
<郇山隐修派之謎>介紹郇山隐修派的幾位聞名於世的大師。他們的知名度,當然並不是因為他們是郇山隐修派的身份,而是他們對藝術、科學、甚至是人類文明的供獻。其實,他們是這個組織的一份子都是近代才發現的。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繪畫最後的晚餐的達.芬奇與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達.芬奇的吸引力不單在於它是《達.芬奇密碼》的書名中的主角,還是在於他在他的藝術品中留下的線索,而是他古怪的性格與傳奇的一生。記得在看這本小說與解讀之先,我就在電視節目中認識達.芬奇。他不單在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最出名的當然是「最後的晚餐」與「蒙羅麗莎」這兩幅畫,而「維特魯威人」也在田亮所拍那個「九唔撘八」的廣告中曇花一現。他在醫學上、科學上、甚至軍事武器的發明上都有究出的表現。而且他的私生活也成為他的一個「talking point」。作為一個帶有迷幻色彩的一個人,他是郇山隐修會的大師當然情理兼備,但是牛頓作為現代科學的標誌,把他與宗教的秘密拉上關係,就看來有點勉強。然而,這只證明了我們對於真實歷史的了解的無知與偏見。事實上,從牛頓所留下來的手稿發現,他沉迷於鍊金術,秘密地進行實驗,甚至自己搭建熔爐。
看過《達.芬奇密碼》的人都會知道,<聖經中謎一樣的女人>就是指末大拉的瑪利亞。在《新約》之中,末大拉的瑪利亞是名妓女,受到耶穌的呼喚成為了他的門徒之一,由她為耶穌受膏,到耶穌受難到復活,她都一直陪伴左右。從書中引述的聖經學者指出,她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以上的描述。其中聖經中多次提到耶穌所愛的門徒,都被認為是末大拉的瑪利亞。他們的理據,不單止是對照四福音中的細節,參考之中的相似之處及矛盾之處,更是因為所謂《死海古卷》──基徒教早其的文獻、經外的多部福音書──的發現所至。這個在聖經中被隱藏的女性,更被認為是耶穌妻子及原本建立教會的真正領袖。當然,也因此展開了後來聖杯與聖血傳說與現在《達.芬奇密碼》這個小說。
<聖杯與聖血>成為後來中世紀基徒教的傳說。初次接觸這個話題,應該是電影《奪寶奇兵》的第三集《聖戰奇兵》。教授鐘斯破解重重機關與謎題,最後找到耶穌在最後的晚餐用過的杯子──聖杯。這是我的印象,也是一般人的直覺。但是,在《達.芬奇密碼》中,聖杯與聖血並不是杯子與基督在被釘十字架時留下的寶血,卻是耶穌的妻子與他的血脈。
<聖殿騎士>為了保護這個與基督教基本信念相違背的真相,即保護基督留下的血脈,一度成為教廷最有影響力的團體,也成為教廷權力核心的眼中釘──這當然是小說的情節。聖殿騎士確實在歷史之中出現過,他們亦的確在教廷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不過主要原因並不是他們擁有致教會於死地的秘密,而是因為他們擁有大量的財富。他們向教會提供存款與借貸,甚至有認為這是現代銀行的初形。但是他們財富的來一直都是一個謎,所以確點的猜測是︰他們的財富可能源自他們在聖地找到的寶藏──這卻是很多人一直追尋與探究這個神秘團體的動力。
小說的大反派天主教事工會,她們對於基督的信仰之所以成為一種內幕──令人產生一種窺探好奇心──並不在於她主張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基督的信仰,亦是把日常的工作神聖化,而是她們回歸到中世紀那種苦行的修行與非常有系統有策略的招收會員的手法。
事實上,打從君士坦丁保訂定現代的《聖經》開始,就把基督教看作是父系社會為中心的宗教,所謂<聖經中湮沒的性>就是指基督教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的附屬品看代。這不但與遠古的猶太教不符,也與耶穌在四福音的形象不合。老實說,四福音中的耶穌重視兒童與保護女性,歧途打破在我們看到福音書中的傳統。更有趣的是,猶太教法典說,上帝造亞當,他的頭觸及到天端,上帝從他的身體上取走了某種東西,衪把這些東西造成普通的男人和女人。和耶穌同時代的猶太哲學家斐洛說,亞當是一個「像上帝」一樣的雙性的、雌雄同體的存在物。這個希伯來的傳說,不但與希臘的神話、中國的傳說有相類似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猶太民族的深層意識,都是把兩性的結合看待為完美的象徵。
<耶穌的傳說>眾說紛云,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或者最不可信的),就是耶穌不但沒有死在十字架上,而更遊歷世界的各處進行講道,足跡最遠到達印度。當然,相信這種說法的人有他們的理據甚至證物所支持,但是,相信從歷史還原的耶穌與聖經中所描述的,必定有一段距離。
「早年的羅馬教會害怕耶穌的後代一旦長大成人,耶穌和抹大拉的事就會浮出水面。這樣,基督教的根基就會被動搖,要知道,一個神聖的救世主是不會與女子同床共枕或發生性關係的。」
──摘自《達.芬奇密碼》
要面對耶穌原來留下了血脈,甚至他沒有死在十字架上,這些事──縱使沒有辦法證明為真──莫說早年的羅馬教會,甚至是文明開放的當代基督徒,也是一個極嚴重的信仰危機。事實上,羅馬教會的恐懼與當代基督徒的懦弱是不難理解的,作為上帝救恩工程的核心,耶穌基督必需是聖潔無罪,才能成為贖罪祭,把我們深深的罪孽洗清。
既然「救恩」不存在了,要麼人的罪沒法得到寬恕,我們永受地獄之苦,要麼根本就沒有所謂「罪」,沒有所謂「地獄」,因為已沒有所謂「聖潔」與「天堂」。這兩種情況其中一種,都會推翻整個基督信仰,這就是所謂信仰的危機。
這兩個理所當然的情況都顯示出他們的信仰的幼稚程度。那些都明顯是信仰的功利主義──把信仰看成一種對自己有利的買賣──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而他們對上帝的愛也是忠誠不二的。
「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現耶穌的後代,你會怎樣想?」我一時心血來潮問道。
「那我會接受這個事實。」
「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要用開明的態度看待基督的信仰。」
當然,在我們抱有開明的態度看待《聖經》的同時,我們也要用同樣的標準看待一切與經外的證據。開明的態度──當然包括接受與批判。信仰的「真實」在於衪對人生的影響力,而不是外在於的經文是否符合歷史──那兩種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動的謊言。只相信其中一樣,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1.31.2005
1.10.2005
信仰的試煉──《達.芬奇密碼》
書名︰《達芬奇密碼》
作者︰丹.布朗
出版社︰世紀文學
在舊同學的婚宴上。
我不理其他人在聚舊、東拉西扯,獨個兒坐著看書。
「那是什麼書?」坐在身旁的好友問道。
「就是你借給我的那本嘛!」我說。
沒錯,就是《達.芬奇密碼》。
「故事其實很簡單,結局實在無什麼大不了,而且背後也沒有什麼深意,但寫得不錯,會有追看的衝動。」他評論著說。
那就是所謂「閱讀快感」。
「嗯。其實都在『玩』基督教一些傳說與秘密,令故事變得撲朔迷離吧?」我頓了頓,續道︰「而且聽說很多橋段都是『參考』了另一本書──《聖血與聖杯》呢……」
當我倆個說得有點「興起」時,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八掛」話題已經說盡了,坐在對面的一位女同學居然遠距插嘴說︰「我也看過這本小說。」
然後她好像很自豪地微笑著。
現在回想這件事來,的確引證了劉細良所謂《達.芬奇》熱。
所謂「熱潮」的意思就是,縱使是路人甲乙丙,如果不做這件事的話,無論這件事是如何地好或者如何地壞,無論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關係,無論這件事是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就好像與這個世界脫節了。
相反,看了的人會有一份自我的認同感。
「我也看過這本小說。」──就是這份無知的自我認同。
連一個不太相熟的舊同學也會以看了這本書而自豪,難怪去有一天去到一間大型書店時會聽見店員會問貨倉內還有沒有《達.芬奇密碼》;難怪這本書能成為這個文化沙漠的十大的暢銷書。
《達.芬奇密碼》第一樣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能夠透過電影感的佈局手法,在同一時間穿梭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但他們彼此之間又互為因果,比如羅伯特逃走與法希的追趕,塞拉斯的兇殘與阿林加洛沙的陰謀。而在蘭登與蘇菲把祖父留給她的密碼一層一層地解開,在聖杯的真相若隱若現,讀者都參與在整個故事之中,然後當一切都真相大白之時,就知道給作者擺了一道,甚至會有覺得小題大造之感,所留下的就只有追看時回憶。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除了作為驚慄小說的閱讀快感外,它的確把一些小眾的議題︰宗教的傳說、歷史的懸案、科學化解密、建築的設計、藝術的隱喻都融入到故事之中,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一個熱潮的成功正因為它作為上述那些嚴肅議題的入門鎖匙,把學術與大眾媒體來一次成功的CrossOver──簡言之,其實即是所謂「雅俗共賞」。
當然,那都是從文化普及,或者是從書是否暢銷、出版商與作者的利益的角度而言,但對信仰又如何?
究竟耶和華是不是從名字的本身就暗示了基督教本來面目──猶太教其實也一是有女神祟拜的成份?究竟耶穌意願彼得建立教會還是末大拉的瑪利亞?究竟所謂耶穌的神性是不是由古羅馬人一人一票選出來?在星期日做祟拜其實是不是異教徒的習俗?
不論這些是否對信仰基督宗教造成衝擊,單是耶穌有沒有與末大拉的瑪利亞結婚生子──這個已經肯定是個對信仰的考驗。
「如果耶穌沒有死在十字架上面的話,那麼就沒有救思了。」與一位虔誠教徒在談到這本書的爭議性話題時,他的第一個反應。
「要看你對耶穌的看法如何囉。」我輕輕地說。
「這些東西都是少看為妙。」他搖了搖頭。
面對這些挑戰,如果我們消極地催眠自己──那些一切都是偽證,都是魔鬼的迷惑,都是敵基督的信息──不但要敬而遠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者仇視討論這些話題的人、敵視研究的學者,一切都只合符所謂「基督徒」的stereotype的話,那正是耶穌所批評的自大心理。那只是掩飾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恐懼的反應機制,結果可能如故事中的兇手塞拉斯以上帝之名幹出可怕的罪行來。
而是要當它為真、正視它,那信仰才能真的在你的心底中紮根成長。
「沒有受過考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蘇格拉底是這麼說過的。
作者︰丹.布朗
出版社︰世紀文學
在舊同學的婚宴上。
我不理其他人在聚舊、東拉西扯,獨個兒坐著看書。
「那是什麼書?」坐在身旁的好友問道。
「就是你借給我的那本嘛!」我說。
沒錯,就是《達.芬奇密碼》。
「故事其實很簡單,結局實在無什麼大不了,而且背後也沒有什麼深意,但寫得不錯,會有追看的衝動。」他評論著說。
那就是所謂「閱讀快感」。
「嗯。其實都在『玩』基督教一些傳說與秘密,令故事變得撲朔迷離吧?」我頓了頓,續道︰「而且聽說很多橋段都是『參考』了另一本書──《聖血與聖杯》呢……」
當我倆個說得有點「興起」時,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八掛」話題已經說盡了,坐在對面的一位女同學居然遠距插嘴說︰「我也看過這本小說。」
然後她好像很自豪地微笑著。
現在回想這件事來,的確引證了劉細良所謂《達.芬奇》熱。
所謂「熱潮」的意思就是,縱使是路人甲乙丙,如果不做這件事的話,無論這件事是如何地好或者如何地壞,無論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關係,無論這件事是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就好像與這個世界脫節了。
相反,看了的人會有一份自我的認同感。
「我也看過這本小說。」──就是這份無知的自我認同。
連一個不太相熟的舊同學也會以看了這本書而自豪,難怪去有一天去到一間大型書店時會聽見店員會問貨倉內還有沒有《達.芬奇密碼》;難怪這本書能成為這個文化沙漠的十大的暢銷書。
《達.芬奇密碼》第一樣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能夠透過電影感的佈局手法,在同一時間穿梭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但他們彼此之間又互為因果,比如羅伯特逃走與法希的追趕,塞拉斯的兇殘與阿林加洛沙的陰謀。而在蘭登與蘇菲把祖父留給她的密碼一層一層地解開,在聖杯的真相若隱若現,讀者都參與在整個故事之中,然後當一切都真相大白之時,就知道給作者擺了一道,甚至會有覺得小題大造之感,所留下的就只有追看時回憶。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除了作為驚慄小說的閱讀快感外,它的確把一些小眾的議題︰宗教的傳說、歷史的懸案、科學化解密、建築的設計、藝術的隱喻都融入到故事之中,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一個熱潮的成功正因為它作為上述那些嚴肅議題的入門鎖匙,把學術與大眾媒體來一次成功的CrossOver──簡言之,其實即是所謂「雅俗共賞」。
當然,那都是從文化普及,或者是從書是否暢銷、出版商與作者的利益的角度而言,但對信仰又如何?
究竟耶和華是不是從名字的本身就暗示了基督教本來面目──猶太教其實也一是有女神祟拜的成份?究竟耶穌意願彼得建立教會還是末大拉的瑪利亞?究竟所謂耶穌的神性是不是由古羅馬人一人一票選出來?在星期日做祟拜其實是不是異教徒的習俗?
不論這些是否對信仰基督宗教造成衝擊,單是耶穌有沒有與末大拉的瑪利亞結婚生子──這個已經肯定是個對信仰的考驗。
「如果耶穌沒有死在十字架上面的話,那麼就沒有救思了。」與一位虔誠教徒在談到這本書的爭議性話題時,他的第一個反應。
「要看你對耶穌的看法如何囉。」我輕輕地說。
「這些東西都是少看為妙。」他搖了搖頭。
面對這些挑戰,如果我們消極地催眠自己──那些一切都是偽證,都是魔鬼的迷惑,都是敵基督的信息──不但要敬而遠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者仇視討論這些話題的人、敵視研究的學者,一切都只合符所謂「基督徒」的stereotype的話,那正是耶穌所批評的自大心理。那只是掩飾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恐懼的反應機制,結果可能如故事中的兇手塞拉斯以上帝之名幹出可怕的罪行來。
而是要當它為真、正視它,那信仰才能真的在你的心底中紮根成長。
「沒有受過考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蘇格拉底是這麼說過的。
信仰的試煉──《達.芬奇密碼》
書名︰《達芬奇密碼》
作者︰丹.布朗
出版社︰世紀文學
在舊同學的婚宴上。
我不理其他人在聚舊、東拉西扯,獨個兒坐著看書。
「那是什麼書?」坐在身旁的好友問道。
「就是你借給我的那本嘛!」我說。
沒錯,就是《達.芬奇密碼》。
「故事其實很簡單,結局實在無什麼大不了,而且背後也沒有什麼深意,但寫得不錯,會有追看的衝動。」他評論著說。
那就是所謂「閱讀快感」。
「嗯。其實都在『玩』基督教一些傳說與秘密,令故事變得撲朔迷離吧?」我頓了頓,續道︰「而且聽說很多橋段都是『參考』了另一本書──《聖血與聖杯》呢……」
當我倆個說得有點「興起」時,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八掛」話題已經說盡了,坐在對面的一位女同學居然遠距插嘴說︰「我也看過這本小說。」
然後她好像很自豪地微笑著。
現在回想這件事來,的確引證了劉細良所謂《達.芬奇》熱。
所謂「熱潮」的意思就是,縱使是路人甲乙丙,如果不做這件事的話,無論這件事是如何地好或者如何地壞,無論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關係,無論這件事是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就好像與這個世界脫節了。
相反,看了的人會有一份自我的認同感。
「我也看過這本小說。」──就是這份無知的自我認同。
連一個不太相熟的舊同學也會以看了這本書而自豪,難怪去有一天去到一間大型書店時會聽見店員會問貨倉內還有沒有《達.芬奇密碼》;難怪這本書能成為這個文化沙漠的十大的暢銷書。
《達.芬奇密碼》第一樣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能夠透過電影感的佈局手法,在同一時間穿梭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但他們彼此之間又互為因果,比如羅伯特逃走與法希的追趕,塞拉斯的兇殘與阿林加洛沙的陰謀。而在蘭登與蘇菲把祖父留給她的密碼一層一層地解開,在聖杯的真相若隱若現,讀者都參與在整個故事之中,然後當一切都真相大白之時,就知道給作者擺了一道,甚至會有覺得小題大造之感,所留下的就只有追看時回憶。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除了作為驚慄小說的閱讀快感外,它的確把一些小眾的議題︰宗教的傳說、歷史的懸案、科學化解密、建築的設計、藝術的隱喻都融入到故事之中,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一個熱潮的成功正因為它作為上述那些嚴肅議題的入門鎖匙,把學術與大眾媒體來一次成功的CrossOver──簡言之,其實即是所謂「雅俗共賞」。
當然,那都是從文化普及,或者是從書是否暢銷、出版商與作者的利益的角度而言,但對信仰又如何?
究竟耶和華是不是從名字的本身就暗示了基督教本來面目──猶太教其實也一是有女神祟拜的成份?究竟耶穌意願彼得建立教會還是末大拉的瑪利亞?究竟所謂耶穌的神性是不是由古羅馬人一人一票選出來?在星期日做祟拜其實是不是異教徒的習俗?
不論這些是否對信仰基督宗教造成衝擊,單是耶穌有沒有與末大拉的瑪利亞結婚生子──這個已經肯定是個對信仰的考驗。
「如果耶穌沒有死在十字架上面的話,那麼就沒有救思了。」與一位虔誠教徒在談到這本書的爭議性話題時,他的第一個反應。
「要看你對耶穌的看法如何囉。」我輕輕地說。
「這些東西都是少看為妙。」他搖了搖頭。
面對這些挑戰,如果我們消極地催眠自己──那些一切都是偽證,都是魔鬼的迷惑,都是敵基督的信息──不但要敬而遠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者仇視討論這些話題的人、敵視研究的學者,一切都只合符所謂「基督徒」的stereotype的話,那正是耶穌所批評的自大心理。那只是掩飾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恐懼的反應機制,結果可能如故事中的兇手塞拉斯以上帝之名幹出可怕的罪行來。
而是要當它為真、正視它,那信仰才能真的在你的心底中紮根成長。
「沒有受過考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蘇格拉底是這麼說過的。
作者︰丹.布朗
出版社︰世紀文學
在舊同學的婚宴上。
我不理其他人在聚舊、東拉西扯,獨個兒坐著看書。
「那是什麼書?」坐在身旁的好友問道。
「就是你借給我的那本嘛!」我說。
沒錯,就是《達.芬奇密碼》。
「故事其實很簡單,結局實在無什麼大不了,而且背後也沒有什麼深意,但寫得不錯,會有追看的衝動。」他評論著說。
那就是所謂「閱讀快感」。
「嗯。其實都在『玩』基督教一些傳說與秘密,令故事變得撲朔迷離吧?」我頓了頓,續道︰「而且聽說很多橋段都是『參考』了另一本書──《聖血與聖杯》呢……」
當我倆個說得有點「興起」時,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八掛」話題已經說盡了,坐在對面的一位女同學居然遠距插嘴說︰「我也看過這本小說。」
然後她好像很自豪地微笑著。
現在回想這件事來,的確引證了劉細良所謂《達.芬奇》熱。
所謂「熱潮」的意思就是,縱使是路人甲乙丙,如果不做這件事的話,無論這件事是如何地好或者如何地壞,無論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關係,無論這件事是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就好像與這個世界脫節了。
相反,看了的人會有一份自我的認同感。
「我也看過這本小說。」──就是這份無知的自我認同。
連一個不太相熟的舊同學也會以看了這本書而自豪,難怪去有一天去到一間大型書店時會聽見店員會問貨倉內還有沒有《達.芬奇密碼》;難怪這本書能成為這個文化沙漠的十大的暢銷書。
《達.芬奇密碼》第一樣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能夠透過電影感的佈局手法,在同一時間穿梭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但他們彼此之間又互為因果,比如羅伯特逃走與法希的追趕,塞拉斯的兇殘與阿林加洛沙的陰謀。而在蘭登與蘇菲把祖父留給她的密碼一層一層地解開,在聖杯的真相若隱若現,讀者都參與在整個故事之中,然後當一切都真相大白之時,就知道給作者擺了一道,甚至會有覺得小題大造之感,所留下的就只有追看時回憶。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除了作為驚慄小說的閱讀快感外,它的確把一些小眾的議題︰宗教的傳說、歷史的懸案、科學化解密、建築的設計、藝術的隱喻都融入到故事之中,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一個熱潮的成功正因為它作為上述那些嚴肅議題的入門鎖匙,把學術與大眾媒體來一次成功的CrossOver──簡言之,其實即是所謂「雅俗共賞」。
當然,那都是從文化普及,或者是從書是否暢銷、出版商與作者的利益的角度而言,但對信仰又如何?
究竟耶和華是不是從名字的本身就暗示了基督教本來面目──猶太教其實也一是有女神祟拜的成份?究竟耶穌意願彼得建立教會還是末大拉的瑪利亞?究竟所謂耶穌的神性是不是由古羅馬人一人一票選出來?在星期日做祟拜其實是不是異教徒的習俗?
不論這些是否對信仰基督宗教造成衝擊,單是耶穌有沒有與末大拉的瑪利亞結婚生子──這個已經肯定是個對信仰的考驗。
「如果耶穌沒有死在十字架上面的話,那麼就沒有救思了。」與一位虔誠教徒在談到這本書的爭議性話題時,他的第一個反應。
「要看你對耶穌的看法如何囉。」我輕輕地說。
「這些東西都是少看為妙。」他搖了搖頭。
面對這些挑戰,如果我們消極地催眠自己──那些一切都是偽證,都是魔鬼的迷惑,都是敵基督的信息──不但要敬而遠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者仇視討論這些話題的人、敵視研究的學者,一切都只合符所謂「基督徒」的stereotype的話,那正是耶穌所批評的自大心理。那只是掩飾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恐懼的反應機制,結果可能如故事中的兇手塞拉斯以上帝之名幹出可怕的罪行來。
而是要當它為真、正視它,那信仰才能真的在你的心底中紮根成長。
「沒有受過考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蘇格拉底是這麼說過的。
1.09.2005
聰明、智慧、《新君王論》
書名︰《新君王論》
作者︰蔡子強
出版社︰CUP
早上駕車上班時收聽電台節目,主持人談到三位女性發生口角時,就以「金枝慾孽」去形容她們之間的關係。除了要佩服主持人的幽默感外,同時驚訝的是,一套港產的電視劇集「金枝慾孽」所牽起的,並不只是茶餘飯後的話題,或者是一輪過眼雲煙的追看潮,而是慢慢變成了用來形容女性之間的權力鬥爭,成為了抽象的形容詞。
「只要關乎人的事情,就是權力鬥爭,就是政治。」這句說話是否過份看重了政治的重要性,我們在這裏不敢妄下判斷;但是,這句說話卻是為這套二、三流的電視劇的成功下了一個註腳︰七一之後香港人所關心的,就是「權力鬥爭」,就是「政治」。
一晚,一位信奉馬克斯主義的朋友說要先回家,他的理由是要追看這套電視片集。我打趣地對他說︰「這套電視片集中所說的權術,都只是小兒科吧?」他居然很認真地回答我︰「也不是。」無疑,對比起「無產階級鬥爭」,「金枝慾孽」肯定是小兒科。但是,如果想深一層,國家層次的政治是否能夠縮小到日常生活層次,或成為辦公室政治的借鏡?
所以,如果說「金枝慾孽」的對象是一般的辦公室的OL或甚至是安在家中兩婆媳,蔡子強要當馬基維尼(machiavelli),他的《新君王論》的三十六門課要教導的對象不用說就是我們的特首董建華與一眾高官。
從仙股事件、非型悲劇、五十萬人上街……這些香港地道的政治笑話,到外國的林肯、邱吉爾、羅斯福、尼克遜、福特、列根、克林頓、德川家康……這些歷史巨人的成功經驗,《新君王論》最值得董生所啟發的,並不是馬基維尼那種赤裸裸地教導人如何玩弄各種權術,也不是MBA那種只能用那本管理書的重量去壓倒人,亦不是「AQ」、「EQ」那種玩弄術語來蒙混過關的心理學棍式的賣弄聰明,而是中國式的︰要有智慧、要忠、要忍、要大智若愚。
現在董生的政治困境,並不是不懂各種權術,並不是不知道「乜Q」都要講,並不是沒有「御膊」的小聰明,而是沒有智慧,好大喜功。其實,聰明與智慧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甚至有時是不能相容、互相排斥。
一般人認為聰明,尤其是小聰明,是著眼於短期的回報,所謂目光短淺;而知慧,尤其是大智慧,就是著眼於長期的利益,所謂高瞻遠足。由小聰明到大智慧,是由短變長、由小到大,只是一種思慮的增加,只是計算的精進,只是量的改變而已。這種光譜式的想法,其幼稚之處在於它以為人的選擇可以用一部超級電腦計算出來,以為政治可以用一套公式去猜度出來。
「在政治上沒有一套永遠都行得通的法則。」在選擇運用何種法則這件事上,計算是不太能夠幫得上忙的,因為這些法則可能是矛盾的,但卻可能出現兩者其一。換言之,判斷在何種情況運用何種法則,這就是智慧的所在。
作者︰蔡子強
出版社︰CUP
早上駕車上班時收聽電台節目,主持人談到三位女性發生口角時,就以「金枝慾孽」去形容她們之間的關係。除了要佩服主持人的幽默感外,同時驚訝的是,一套港產的電視劇集「金枝慾孽」所牽起的,並不只是茶餘飯後的話題,或者是一輪過眼雲煙的追看潮,而是慢慢變成了用來形容女性之間的權力鬥爭,成為了抽象的形容詞。
「只要關乎人的事情,就是權力鬥爭,就是政治。」這句說話是否過份看重了政治的重要性,我們在這裏不敢妄下判斷;但是,這句說話卻是為這套二、三流的電視劇的成功下了一個註腳︰七一之後香港人所關心的,就是「權力鬥爭」,就是「政治」。
一晚,一位信奉馬克斯主義的朋友說要先回家,他的理由是要追看這套電視片集。我打趣地對他說︰「這套電視片集中所說的權術,都只是小兒科吧?」他居然很認真地回答我︰「也不是。」無疑,對比起「無產階級鬥爭」,「金枝慾孽」肯定是小兒科。但是,如果想深一層,國家層次的政治是否能夠縮小到日常生活層次,或成為辦公室政治的借鏡?
所以,如果說「金枝慾孽」的對象是一般的辦公室的OL或甚至是安在家中兩婆媳,蔡子強要當馬基維尼(machiavelli),他的《新君王論》的三十六門課要教導的對象不用說就是我們的特首董建華與一眾高官。
從仙股事件、非型悲劇、五十萬人上街……這些香港地道的政治笑話,到外國的林肯、邱吉爾、羅斯福、尼克遜、福特、列根、克林頓、德川家康……這些歷史巨人的成功經驗,《新君王論》最值得董生所啟發的,並不是馬基維尼那種赤裸裸地教導人如何玩弄各種權術,也不是MBA那種只能用那本管理書的重量去壓倒人,亦不是「AQ」、「EQ」那種玩弄術語來蒙混過關的心理學棍式的賣弄聰明,而是中國式的︰要有智慧、要忠、要忍、要大智若愚。
現在董生的政治困境,並不是不懂各種權術,並不是不知道「乜Q」都要講,並不是沒有「御膊」的小聰明,而是沒有智慧,好大喜功。其實,聰明與智慧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甚至有時是不能相容、互相排斥。
一般人認為聰明,尤其是小聰明,是著眼於短期的回報,所謂目光短淺;而知慧,尤其是大智慧,就是著眼於長期的利益,所謂高瞻遠足。由小聰明到大智慧,是由短變長、由小到大,只是一種思慮的增加,只是計算的精進,只是量的改變而已。這種光譜式的想法,其幼稚之處在於它以為人的選擇可以用一部超級電腦計算出來,以為政治可以用一套公式去猜度出來。
「在政治上沒有一套永遠都行得通的法則。」在選擇運用何種法則這件事上,計算是不太能夠幫得上忙的,因為這些法則可能是矛盾的,但卻可能出現兩者其一。換言之,判斷在何種情況運用何種法則,這就是智慧的所在。
1.02.2005
《「國家」係乜?》
書名︰《「國家」係乜?》
作者︰南雁鳴
出版社︰進一步【問得好】
聽了電台節目【打書頂】介紹後就到書展中買了它回家。真的是一本很薄的小書,只有63頁。心想︰「這麼小的書可以說得出什麼來?」翻開一看,原來更不是密密麻麻的排版,而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穿插在一些復古的圖片之間。
「天!莫要說要一程長途巴士,八、九個站的地鐵就可以看完了。」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個印象。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這本書是最適合不過。不出所料,約大半個小時就讀完整本的小書,但是它想表達的內容,卻很清楚在你閱讀後仍然浮現於你的腦海中。要寫出這樣一針見血的文章,在象牙塔中的學者並不多見,這是南雁鳴功力的所在。
《「國家」係乜?》的主旨十分清楚明確,那就是我們日提到的「國家」,是由幾個不太相容的概念複合而成,那就是說「國家」一詞是有「歧義」的。用英語來說明,「國家」同時可代表country(「河山居民」)、state(「政權」)與nation(「民族」)。
這三個不同意義的概念,有時是可以互相替換地使用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分別,就只用「國家」來指涉,就會出現白樺所面對的矛盾──「你愛你的國家;但是,你的國家愛你嗎?」
只要學過邏輯ABC,白樺的《苦戀》就可以迎刃而解,因為你愛的「國家」與要愛你的「國家」所指的根本就可能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東西!
事實上,「國家」一詞的演變有很多歷史、政治的因素在其中。「國家」、「祖國」、「神州」、「國粹」、「國體」、「國魂」,這些觀念,原來都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經過我們時常痛恨的日本軍國主義的洗禮後由日本傳入的。那些概念背後所代表的,並不是人們對自己的文化與歷史所產生的感情,而是統治者對人民欺壓的手段。
還是馬克斯說得好︰「國家是專政的工具。」西方的政治哲學很早就已經討論「國家」所產生的相關問題。在大學時一次上導修課時,一位師兄提出了一個很尖銳而又很實際的問題︰「有什麼理由一定要交稅?」
「你一定不捨得自己的財富才提出這個問題,真自私。」
「那是合理不合理的問題,與自不自私無關。」
「交稅是要政府合法地把財富的轉移嘛!」
「那有什麼理由要送錢給窮人呢?我不反對捐獻,甚至可以讚成應該捐獻,救濟窮人,但那是在道德的層面上說,而不是在法律的層面上說。在法律的層面上說,我有什麼理由必定要救濟他們?」
「因為我們個人的力量太小了,很多事情沒有國家是不行。」
「但你所謂那些事情,例如築路修橋,一些公司都可以做得到,那麼要國家來作什麼?」
不要說那時的思路還很幼稚我們,或者是那位師兄高超的辯論技巧,到現在我還是找出不一個理由來。只有退一步來麻醉自己︰「國家是必要的惡。」
作者︰南雁鳴
出版社︰進一步【問得好】
聽了電台節目【打書頂】介紹後就到書展中買了它回家。真的是一本很薄的小書,只有63頁。心想︰「這麼小的書可以說得出什麼來?」翻開一看,原來更不是密密麻麻的排版,而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穿插在一些復古的圖片之間。
「天!莫要說要一程長途巴士,八、九個站的地鐵就可以看完了。」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個印象。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這本書是最適合不過。不出所料,約大半個小時就讀完整本的小書,但是它想表達的內容,卻很清楚在你閱讀後仍然浮現於你的腦海中。要寫出這樣一針見血的文章,在象牙塔中的學者並不多見,這是南雁鳴功力的所在。
《「國家」係乜?》的主旨十分清楚明確,那就是我們日提到的「國家」,是由幾個不太相容的概念複合而成,那就是說「國家」一詞是有「歧義」的。用英語來說明,「國家」同時可代表country(「河山居民」)、state(「政權」)與nation(「民族」)。
這三個不同意義的概念,有時是可以互相替換地使用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分別,就只用「國家」來指涉,就會出現白樺所面對的矛盾──「你愛你的國家;但是,你的國家愛你嗎?」
只要學過邏輯ABC,白樺的《苦戀》就可以迎刃而解,因為你愛的「國家」與要愛你的「國家」所指的根本就可能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東西!
事實上,「國家」一詞的演變有很多歷史、政治的因素在其中。「國家」、「祖國」、「神州」、「國粹」、「國體」、「國魂」,這些觀念,原來都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經過我們時常痛恨的日本軍國主義的洗禮後由日本傳入的。那些概念背後所代表的,並不是人們對自己的文化與歷史所產生的感情,而是統治者對人民欺壓的手段。
還是馬克斯說得好︰「國家是專政的工具。」西方的政治哲學很早就已經討論「國家」所產生的相關問題。在大學時一次上導修課時,一位師兄提出了一個很尖銳而又很實際的問題︰「有什麼理由一定要交稅?」
「你一定不捨得自己的財富才提出這個問題,真自私。」
「那是合理不合理的問題,與自不自私無關。」
「交稅是要政府合法地把財富的轉移嘛!」
「那有什麼理由要送錢給窮人呢?我不反對捐獻,甚至可以讚成應該捐獻,救濟窮人,但那是在道德的層面上說,而不是在法律的層面上說。在法律的層面上說,我有什麼理由必定要救濟他們?」
「因為我們個人的力量太小了,很多事情沒有國家是不行。」
「但你所謂那些事情,例如築路修橋,一些公司都可以做得到,那麼要國家來作什麼?」
不要說那時的思路還很幼稚我們,或者是那位師兄高超的辯論技巧,到現在我還是找出不一個理由來。只有退一步來麻醉自己︰「國家是必要的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