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國家」係乜?》
作者︰南雁鳴
出版社︰進一步【問得好】
聽了電台節目【打書頂】介紹後就到書展中買了它回家。真的是一本很薄的小書,只有63頁。心想︰「這麼小的書可以說得出什麼來?」翻開一看,原來更不是密密麻麻的排版,而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穿插在一些復古的圖片之間。
「天!莫要說要一程長途巴士,八、九個站的地鐵就可以看完了。」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個印象。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這本書是最適合不過。不出所料,約大半個小時就讀完整本的小書,但是它想表達的內容,卻很清楚在你閱讀後仍然浮現於你的腦海中。要寫出這樣一針見血的文章,在象牙塔中的學者並不多見,這是南雁鳴功力的所在。
《「國家」係乜?》的主旨十分清楚明確,那就是我們日提到的「國家」,是由幾個不太相容的概念複合而成,那就是說「國家」一詞是有「歧義」的。用英語來說明,「國家」同時可代表country(「河山居民」)、state(「政權」)與nation(「民族」)。
這三個不同意義的概念,有時是可以互相替換地使用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分別,就只用「國家」來指涉,就會出現白樺所面對的矛盾──「你愛你的國家;但是,你的國家愛你嗎?」
只要學過邏輯ABC,白樺的《苦戀》就可以迎刃而解,因為你愛的「國家」與要愛你的「國家」所指的根本就可能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東西!
事實上,「國家」一詞的演變有很多歷史、政治的因素在其中。「國家」、「祖國」、「神州」、「國粹」、「國體」、「國魂」,這些觀念,原來都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經過我們時常痛恨的日本軍國主義的洗禮後由日本傳入的。那些概念背後所代表的,並不是人們對自己的文化與歷史所產生的感情,而是統治者對人民欺壓的手段。
還是馬克斯說得好︰「國家是專政的工具。」西方的政治哲學很早就已經討論「國家」所產生的相關問題。在大學時一次上導修課時,一位師兄提出了一個很尖銳而又很實際的問題︰「有什麼理由一定要交稅?」
「你一定不捨得自己的財富才提出這個問題,真自私。」
「那是合理不合理的問題,與自不自私無關。」
「交稅是要政府合法地把財富的轉移嘛!」
「那有什麼理由要送錢給窮人呢?我不反對捐獻,甚至可以讚成應該捐獻,救濟窮人,但那是在道德的層面上說,而不是在法律的層面上說。在法律的層面上說,我有什麼理由必定要救濟他們?」
「因為我們個人的力量太小了,很多事情沒有國家是不行。」
「但你所謂那些事情,例如築路修橋,一些公司都可以做得到,那麼要國家來作什麼?」
不要說那時的思路還很幼稚我們,或者是那位師兄高超的辯論技巧,到現在我還是找出不一個理由來。只有退一步來麻醉自己︰「國家是必要的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