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005

後現代的自覺--《馬國明在讀什麼》

書名︰《馬國明在讀什麼》
作者︰馬國明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這是什麼書呢?《馬國明在讀什麼》?馬國明是誰呢?」上教育學院的課時,老師看到我的桌上放了這樣一本書,好奇地問道。

要麼是這書背後所吹噓馬國明如何「長期以來恒受閱讀界所關注」、如何成為「本地知識份子接觸前衛社科及哲學的橋頭堡」這些美詞都是假的,要麼是身為學術界的老師對於學術界其實都不甚了了。

可是,突然其來有此一問,真不知怎樣回答。

「馬國明,一九七九年畢業於中文大學歷史系,同年成立曙光圖書公司,經營至今,一九九五年獲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二零零三年擔任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兼任講師。著有《從自由主義到社會主義》(香港,1983)、《路邊政治經濟學》(香港,1998)及《班雅明》(台北,1998)。」(馬國明,2005)

在書頁簡介上的確是這樣寫的,單看他除了福柯、貝爾、Michael Hardt及Antonio Negri、湯馬斯曼等等大師外,最熟悉的還有班雅明。<班雅明的最新英譯本>、<班雅明的報刊文章>、<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班雅明的商場研究計劃》>……班雅明,對於我來說比較陌生的名字。

故此,在還未開始閱讀時真的有點擔心。擔心的並不是怕自己看不明白,我對自己的理解力倒有一點自信,擔心的是要花時間看一些沉悶沒有新意的東西。結果,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除了馬國明的文筆簡明顯淺之外,班雅明對後現代的一些片段倒有一點洞見。

「在這部著作裡,現代性就有如刻在餐具和視光鏡片上的品牌一樣,永不磨滅的。但一旦生產這些品牌的公司倒閉了,它們便也難免落伍和過時了。對波特萊爾而言,在他的作品上壓上一個品牌的標記恰好是他信誓旦旦的意願。或許,對波特萊爾而言,再沒有更高的榮譽可以媲美在自己的作品裡再次仿效和製造出這種情景,也就是說在商品經濟裏,一種最庸俗的事情。或許這就是波特萊爾最偉大的成就,可以肯定的是他自己對這項成就是完全自覺的很快就人們遺忘之餘卻又這麼持久、耐看。」(班雅明,)

在波爾萊特的身上,班雅明看到一切犘登美好的事物都要註定變成爛泥。因為在商品的經濟裏,推陳出新才能令經濟不斷發展。現在看看我們偉大的祖國,它為什麼要推行宏觀調控?不就是因為大陸的發展商為了不斷發展,把剛剛建好的大廈一下子變回爛泥爛鐵,然後重新工程?原來所謂「過度投資」本來就是後現代的一個標誌。而班雅明所謂「最庸俗的事情」,事實上就是指商家明知自己的品牌不會長久,但還在他們的商品上壓上品牌。

在這個變化就是永恒的社會裏,所有事情都有同樣的命運──商品化,而教育亦然。不論現在中小學都在攪一些「推廣宣傳」的大海報,隨隨地在大大小小的學校外壁上飄揚著,或是花著很多時間跑到各人頭湧湧的商場「表演」,或是索性「轉型」作為「直資學校」出售自己的品牌。他們的所作所為,在這個後現代的社會裏實在是值得同情,但是作為所有教育的龍頭,作為最高學府,大學起碼要有波爾萊特的自覺性。可是,現在香港各間大學都在推行所謂「國際化」,就連一丁點自覺也找不到,難怪會李天命會用「春威化」來譏諷中大校長「不會思考之道」。

「在一個只問價格不問價值的世代裡,被判定是一文不值的廢物,被認為是毫無意義的渣滓反而有可能讓人醒覺到這世界已沒有價值這回事了。譬如說妓女,她們恰恰比人多一份自覺,自覺自己是商品,她們每天都要為怎樣推銷自己而煩惱。推銷員當然要知道自己推銷商品,作為自己身體的推銷員,妓女比任何人更能自覺自己是商品。」(馬國明,2005)

連妓女都可以做得到,為什麼教育工作者不能有這種自覺呢?

「馬國明,他只是一個寫文化評論的人。」我只好無奈地回答老師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