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2006
活生生的文化價值
書名︰《擔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
作者︰潘永強
出版社︰中華書局
自從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提出香港會被邊緣化的警告後,社會上就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說香港會,有的說不會,有的說其實早已邊緣化,有的甚至是說邊緣化才是香港的出路。以上這些「爭論」其實都離不開一個基本問題︰「香港有甚麼特色?」
眼看澳門保護文化古蹟做得很成功,香港卻後知後覺,仍然把所有考慮著眼於即時的商業利益。當一覺醒來才發現有「香港特色」的建築物都變成在世界上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之後,才後悔當初浪費、掉棄了不少珍貴的文化遺產。然而,歷史、藝術、文化、生態、核心價值……或許我們都把香港的特色定位得太高、太抽象、太高不可攀,卻往往容易忽略貼身的生活,比方說我們的日常語言--粵語。
原來我們所認為很多都不可寫的粵語方言,正如潘永強所不時強調,不但可讀、可寫,更不只是「方言」,而是「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為粵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例如︰用來形容人做事不專心的「擔天望地」中的「擔」字,就上溯至《詩經》時代,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現在的讀音與當時相差不遠。
揍人一頓粵語會說「趙人一身」,一般以為「趙」字是俗語,故用「趙」來充數,殊不知「趙」字實為「摷」字。
又,我們向人索討、央求時,比如教師追學生功課,往往要「又囈又篩」,但「囈」字並非方言,而是大家都熟悉的「哀」。
故想想也覺得好笑,一般我們都認為文言文附庸風雅,讀起來蠻有詩意、好像高人一等的感覺,然而原來有不少字的真正讀音都是我們今日覺得粗鄙的廣東俗語。比方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牛成章》︰「女哀?假數十金付兄。」因其「哀」就是「囈」。故應讀成︰「女囈?假數十金付兄。」
同樣,廣東話事實上是古語深深植根的結果,故下次用俗語時,也應想像一下自己拿著關巾羽扇、談笑用兵,以讀文言文的的腔調地說︰「人要哀,米要篩」。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學習澳門保護一些已成歷史遺蹟的「死文化」,而是更進一步,保護廣東話、繁體漢字等等仍然「活著的」古老文化、真真正正中華文族的文化精神。
這樣,香港才有出路。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