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05

《懺悔》

飛車於灰暗的道路上
水撥在吱吱作響
查詢電話留下
機械的回聲

午夜狂奔過後 雨點
沾滿黑色的乾濕褸
走遍每個座位
已失去妳的?影

大概是懲罰吧!
半夢半醒
沒有緊緊的抓著妳
遺忘於巴士上

妳面上的三點光
已成為了印記
剛化為缺陷美
卻消失於車廂內

收拾散亂的心情
踏上懺悔之旅
向上蒼祈求
與妳重聚的一天

噢!我的小天使
NDS

12.28.2005

《寒意.冬雨.燈飾.情人》


鑽入思緒的隙縫
破曉前的一刻

綿綿落在街角上
早晨吹著清風

背負節日的深意
遺忘在照片中

拖帶著冰冷的手
溫暖自在心頭

12.17.2005

《APM的星巴克》



晚上六時十五分
望著
落地玻璃的彼方
列車 在眼前駛過

沒有噪音與震動
似兒時玩具

爵士樂繞樑而奏
昏黃的吊燈

當感覺游離高
鑽入
朱古力的旋渦中
靈魂 等待著重生

12.05.2005

悟人子弟與子弟悟人


書名︰《悟人子弟──私校教師手記》
作者︰馮浩恩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世事實在很奇妙,我們往往會「被安排」當一些自己輕視的工作。雖然我不是讀歷史,但我與作者馮浩恩一樣,同樣覺得現在這個只談利益和增值的社會,與這麼一個改來改去都是為著大財團服務的教育制度,不但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同時也不會了解價值、智慧的真正意義。商業、企業概論、會計或旅遊等所謂「有用」的科目,無非是面試時可以吹吹水、找工作會容易一點。當時而勢亦,「有用」終變「冇用」。簡言之,就是讀了都「唔過得世」。

之所以說奇妙,就是我現在所教的,正是一向看不起的旅遊科。更甚的是,現在所教的一所學校,其與私校分別不太(可能更有甚者)。故此,《悟人子弟》一拿上手,就好像與作者接通了線,感同身受。

一與人說你是當老師,第一個聯想得到的就是高薪厚職,糧期準、假期多。然而教育工作的辛酸,只有行內人才知道。在課堂中要令學生不要?足全場,我時常與同是當教師的朋友說,要把自己當作黃子華一樣,在課堂中做棟篤笑,?無冷場、計算準確、笑足兩個小時,但是他數年才開show一次,而教師卻一個星期最少二十五節,要天天新鮮,彷彿是能人所不能。

雖然一般學校當然沒有〈獨特的私校生活〉那樣,未必有「走場」的麻煩,卻因為千禧校舍、學校改善工程、資訊科技教育政策、多媒體教室計劃等,不但教員室與課室之間、課室與課室之間的距離大增,老師上課就好像電腦推銷員到街市買菜一樣︰一手拿手提電腦、一手背著裝滿筆記與資料的環保購物袋。

當然「走場」只是一個小問題,真正令老師煩惱的就是學生的行為與紀律問題。然而作者憑浩恩與廣大的私校都認為學生要「先管後教」,然而,這是真的可行嗎?又或者,這樣做真的對學生是最好的嗎?我卻深信,把時間還給學生的話,學生就再沒有時間倒蛋;與學生成為好朋友的話,他們的心事就自然向你傾訴,情緒就會穩定下來。我不知道這種想法可以做到哪?,唯有盡力而為。

不要說教了五年而累積不少〈印象深刻的人和事〉,短短數星期已有不少攪笑對白出現。一次,有一個學生剛去完?所,回到班房坐下,忽然大叫︰「仆街啦阿蛇!漏左個銀包向?所!」我笑著回答︰「阿蛇無仆街。你快d去?番個錢包啦!」當然引得全班大笑。

還是那一句,我教他們的不多,他們教我的倒不少。

11.27.2005

《中環古蹟》

工作於六日,
走在古道上。

好奇聆聽著,
昔日的故事。

血氣方剛的,
忍耐不耐煩。

細味秋冬意,
身疲心不累。

11.12.2005

《椅子》︰〈楔子〉與〈一〉


〈楔子〉從前,有一張椅子……

偷偷地看一下自己的手錶,原來已經是晚上七時多。

由三時半放學到現在,校務會議已經開了超過三個多小時,但話事人們還是你一句我一句,完全沒有完結的跡象。

不知道其他老師會怎樣消磨這段時間,我卻在胡思亂想間作了一首新詩《會議》以自娛。

沒完沒了
文件堆滿桌面
臃腫的迷宮
不情願地圈出名字
重重覆覆的對白
鬧劇上演一齣

想睡
忍受沒層次的變臉
好攪笑    無知

哈嗤
隨風丟掉

又想起一位網上朋友這樣給予註釋[1]︰

眾人嘴巴開開合合
如魚缸裡的小金魚
沒有意義難以理解的言語
像掉進了火星人中間
疆硬的身體表情場面
困住了不安份的靈魂
當腦袋不再渴望自由
我們就這樣死於辦公室

看來天下烏鴉一樣黑,什麼行業亦然。

文件一堆一堆放在會議桌上,要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全部閱讀、消化、分析,除非有一目百行的異能,否則那根本就癡人說夢。我們就是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提意見」、「討論」。

而且在偉大、有遠見的教統局領導下,賜與學校各種各樣「自主權」,連購買一張椅子也會給我們很大的空間發表意見。

沒錯,就是為了討論購買一張椅子,花了近半小時。

「……就是因為這樣,禮堂少了一張椅子。」

「沒有椅子補充了嗎?」

「沒了。」

「那就另買一張吧。」

「但是只買一張的話,公司是不會買給你的。」

「那麼買另一個款式的話很不一致,不好看。」

「而且又要再報價、又要再選擇,好花時間啊!」

「但已經買不到與其他椅子相同的款式嘛!有什麼辦法?」

「家長日就到了,要快點解決這件事,不然沒有椅子給家長坐了!」

「早就說不要這間公司啦!」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話事人們就是會為這些事爭論不休。

回想第一天坐進校務會議,心情緊張。誰不知他們就是為沒有人清潔後樓梯而火併而大吃一驚。後來看開了,抱著看戲的心情開會。但是久而久之,看厭了,只想早點結束,快快離開。

「杜老師,有什麼意見?」看來「討論」到了死胡同。

「我覺得按本子辦事最好。教統局的購物指引要求買什麼款式,就買什麼好了。」我不負責任地隨口說說。

想不到換來的是一會沉默。

「那就交給阿乜水乜水你們再去諗諗佢吧。再看下一個議題……」阿校終於肯為這件事打圓場。

討論的結果往往都是這樣──沒有結果。所以我有時會想,我應該要多點不負責任地隨口提「意見」。或是根本就不用討論,答案根本就在阿校與乜水的心中。那才是真正的強政勵治,而且節省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我深深相信以上那個推論的真確性,尤其是當三個星期之後,那張與指引一模一樣的椅子出現在家長日的時候。

****

〈一〉 劏豬櫈

劏豬櫈
粵音︰/tong1/ /dzy1/ /dang3/
意思︰(1)用來屠宰豬隻的桌子。(2)後來引申為形容喪夫的婦女、命硬的女人、命克男人的婦女。因為男人一上便跟肥豬擺上去便一樣沒命下來(3)最惡毒咒罵婦女的咀咒。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禮堂那唯一的木椅子給了這樣一個不大好聽的「花名」。你沒猜錯,就是那張照教統局的指引買下的新椅子。

「阿蓮姐蓮姐,這張裡不是放在這裡,太礙眼了,放在最後面吧。」郭主任說完後,就走到台前指揮其他工作人員,準備聖誕節的表演節目。

「杜sir你話係咪,張又重又咁鬼大件,都唔明D人諗乜,買張咁既番來!」蓮姐在話事人行開後大吐苦水。

「係囉!成張劏豬櫈咁!」真姐和議道。

「是我提議這樣買的。」難道真的要我這樣說嗎?所以除了苦笑的份兒,我還可以做什麼呢?

大概就是這樣,「劏豬櫈」就成了這張椅子的一個代名詞。

一個不知道是不幸,還是幸運的代名詞。

事情當然不會就這樣停止,尤其是學校的蜚短流長。

「那是一張劏豬櫈,誰坐上去,誰那一天就會有血光之災。」

「聽說鄰班的阿冼,早會前還好地地,但早會後就立刻不知道為什事要送入醫院。」

「為什麼呀?」

「因為他早會坐的就是劏豬櫈啊!」

「我昨晚很遲走,看見劏豬櫈放在禮堂中間,好像有一個人影坐在上面哭……」

「傳說有個第一界畢業的女生,每一次早會都坐著劏豬櫈,後來因為被男友被人搶走,所以走去自殺,那個女鬼極有可能是她!」

這張木椅子是上年才買的,而這所學校也辦了三十年了,只要有一點點邏輯頭腦,也能推論出「所謂時常坐木椅子的第一界的畢業女生」根本就沒可能存在。不過算啦,再離譜的我也聽過。

然而這種流言的威力在於它的不真實,疑幻疑真,無法考證。結果早會再沒有學生敢坐「劏豬櫈」,如果有些時候因為椅子不足,學生要被迫坐上去時,他們通常也會「詐病」而缺席。

看見這種滑稽的情況出現,老師們在覺得好笑之餘,卻也付出了不少鐘頭的會議去處理、澄清,結果劏豬櫈就放在一邊,甚少使用。

但看來人的理性實在是靠不住,當事情發生在別人的身上時,縱使忍笑忍得好辛苦,但還要去安慰當事人;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卻也再笑不出來。

當我在畢業典禮上,看見台上我坐的椅子正是「劏豬櫈」時,再怎樣好笑的笑話,也引不到我發笑了。

在學生之間流傳的那些鬼話,我當然不會相信,也嚇不倒我。然而已放在一邊一個學期、字面上有義意的椅子,好唔出現遲唔出現,偏偏在學期尾聲、學校準備為下學年老師簽約時,那種「特殊意義」可想而知。

雖然無聊,但心裡總是忐忑不安,可能為此原故,那三兩天打破了三隻碗、坐地鐵轉錯車、坐巴士睡過頭、街上下雨卻沒帶雨傘出門……

直至有一個星期一的早會。

「什麼事,這裡有什麼好吵?」看見進入禮堂的學生遲遲未坐下,問道。

「杜sir,又係果張劏豬櫈!我唔坐!」

原來如此。

「什麼劏豬櫈?不是告訴已告訴你們沒這回事嗎?」口雖然那麼說,但心裡卻這麼想︰「係呀,我都領教過。」

正想叫阿蓮姐時拿開時,卻有一個小女生,一屁股坐在木椅子上。

「番石榴,你做乜野呀?」不知誰在大叫了。

范石柳──新移民來港的學生,一頭短髮,帶著膠眼鏡,平常不甚突出,也甚少與其他同學談笑,可以說是班中隱形學生之一。

「平生不作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不記得她有沒有抬抬眼鏡,說話也帶有少許鄉音。

我呆了一會。

真是當頭棒喝。

也不記得之後她在學校的表現如何,但多年之後突然在電視上候選立法會議員辯論的節目看見她,雄辯滔滔殺退了其他候選人,單槍匹馬到敵對黨的地頭挑戰,雖然結果以些微票數輸了,但卻換來眾人的掌聲,及後(好像)成為行政會議委員。

但還是最記得她那句說話。

「平生不作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

那一年她好像還只是中一而已。

[待續]

[1] 借自維記鮮奶的作品,特此鳴謝!http://hompy.netvigator.com/main/comments/nwtc/Weblog/????­°?type=comment

11.10.2005

《椅子》︰〈說在前面〉


向來有一個奇怪的概念,就是所有小說的「序」都應該會最後才寫。比「後記」更後。

如果不是為著出版而寫的小說,甚至不會寫。

所以在寫《椅子》這個短篇小說之前,就寫這個〈說在前面〉實在有點奇怪。

起碼對於我這種寫一個故事可能要花一兩年時間的人來說。

上一次完成的《四度半》花了兩年的時間,之後立刻構思的《納西瑟斯》到現在也有一年多,可是仍在構思中……要寫完《椅子》真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不過寫這個〈說在前面〉並不是打沉自己的士氣,記得有一次閱讀一位小說家的訪問,問他覺得哪一部是自己寫最滿意的作品,他毫不猶疑地回答︰「當然是現在寫的那一部,我想每一個作家也是這樣吧?若否,則如何有動力寫下去呢?」

而且,在網上發表也算是一種發表吧?所以好歹也要來個〈說在前面〉,好讓人知道這「只是」部「小說」。

11.01.2005

《浣溪沙》及《回禮--贈維記鮮奶》


《浣溪沙》
願為情人越萬山,只求一瞥卿朱顏,何時能作並蒂蘭?
今終得償心裡願,雙雙化蝶舞花間,共諧連理樂平凡。
註︰此乃維記鮮奶為著我的好事近而作,實在感謝!

《回禮--贈維記鮮奶》
用詞盛栽的祝福
跨過無邊的虛空
光速一殺那送到
走一二五零公里
想著那寛頻廣告
想像物理的極限
想到講台上的課
想起與妳的友誼
沒有秋風的紅葉
沒有冬霜與深雪
困在冷漠的森林
於虛擬世界一角
與人彼此的感情
喜怒哀樂愛惡欲
一一呈現在水面
感動著心靈深處
徘徊在散文與詩
腦海白白地浮現
希望無言的感謝
能作為心意回禮
註︰這當然就作對維記所作的詞的回禮了

10.31.2005

從廁所看香港的創意工業


書名︰《廁所大不同》
作者︰妹尾河童
出版︰遠流

「要看一個地方、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是否文明,最好就是考察她的廁所。」這是我由小到大的信念。這個邏輯十分簡單,廁所是用來大小二便的地方,最有資格,最有理由,甚至是應該如此──一個最污穢不堪的地方。連這麼一個微小不起眼的地方都能乾乾淨淨、保持得一塵不染,那麼這個地方、這個城市、這個國家大概也可以說自己是「已文明」了。

所以我每到一處,總是喜歡「幫襯」一下她的廁所,看看她在一些「細微細眼」的地方有沒有下功夫。便器是否整潔?地板是否乾爽?門的設計是否恰到好處?洗手的方法如何?洗手液的分量調節適中?吹手器的功效如何?廁門的手把方便進出嗎?(如用來玩BLOGTAG相信也很有趣吧?)

「上公共廁所最使我頭痛的一件事就是,你明明已洗好了手,但當你要離開廁所時,看見門把手上還留有上一手的一些水點。是否用你已清潔好了的手來拉不知道是否乾淨的門把手,那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決擇。」記起多年前上李天命先生的課時聽過他說過類似的話,感同身受。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尤其是我這種對於大小二便抱有神經質態度的人,也許也會受著與我相同的煩惱。小時候甚至會整天忍著,回到家中才去暢快暢快。或者就是抱著這種對廁所獨特的心情,來看看日本人的廁所是如何。

然而,廁所原來不但可以用來作文明的指標尺,還有另外一種獨特的用途,在我未閱讀妹尾河童先生的《廁所大不同》之前是完全想像不到的──那就是用來評估文化與創意的工具。

我們常說現在是文化與創意比拚的年代,文化與創意低落,只會淪為替消耗自己的資源、為人家賺錢、自己圖小利的「工業大國」,此乃所謂「精人出口笨人出手」也。提高文化與創意最重要的關鍵,我認為是空間與空閒,所以上廁所絕對與文化及創意有關。

如果每個人平均每天要上廁所半小時,即每天有四十八分之一的時間。一年就會有一百八十二點五個小時在廁所?渡過,即有整整約一星期會整天座在廁所之內!

對於缺乏時間與空間思考的現代人,廁所肯定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進行「閉關修行」。一來廁所通常都是個狹小的地方,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註︰所以看見某大商場的男仕專用便器上安裝顯示器提供電影院資訊,不禁為之一笑,不過此乃後話)。二來廁所是每天、最多隔數天必到的地方,也很難做到一邊工作,一邊方便……那就形成一種強迫性。三來,在廁所內也很難有其他東西分散你的注意力。故此,上廁所絕對是反省與創新的一個很好的時間。

然而,與香港人相比,日本人在這方面明顯地懂得利用這每年一星期的時間進行「創意工業」。

先談最基本的硬件。在書中受訪的名人作家,原來不少人都使溫水式洗淨馬桶,那即是很久以前,每當旅遊日本入住酒店時領隊及導遊必定會說的笑話主角──有遊客在早上在其他團友之間讚賞日本的衛生意識,在公共廁所竟然也有自動嗽口機,可以隨時清潔口腔……原來他把本來用作在如廁後洗淨屁股的功能誤會了。

老實說,聽了這個笑話之後,也帶著幾份敢死冒險的精神坐上那種馬桶。那或許就是到現在香港也不甚流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對口腔的衛生意識不夠日本高(!),也不是環保的意識比較差,而是我們沒有那種接受新事物的適應能力。

另外一樣令人驚訝的硬件──發熱的廁板──原來在日本也甚流行。我時常覺得香港的冬天比外國的冬天要冷很多,尤其是上廁所的時候就最能體會。在外國,雖然室外是零下幾度幾度,而香港要看見冰霜,就得在最冷的幾天清晨跑上大帽山。可是,外國在室內都有暖氣啊!香港卻要躲在被窩中靠自己的體溫保暖。所以上廁所每每是冬天最要命的生活環節。

為什麼發熱廁板不流行呢?我想還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香港人根本就不重視自己獨處的時間。

那就讓我們看得深入一點,從廁所的設計再考察。

要了解日本人廁所的設計,實在要先稱讚妹尾河童獨特的繪畫方式。每到訪一個地方,他都必定會先仔細量度廁所的尺寸、擺設的位置。你或者會覺得奇怪,素描需要量度真實的尺寸嗎?嚴格來說,他並不是在畫畫,他是在繪圖。他所繪的圖,往往從廁所的正中央,由高處鳥瞰下去。然而,他也不是在繪畫建築的平面圖,因為在廁所內每一樣東西,任何擺設,都給他以透視的方式畫進去了。這種鳥瞰圖與透視圖結合的方式,就像在廁所的樓上照相一樣。你現在會驚訝,因為那根本就是我們不可能「親眼」見到的情景。

從圖中所見,日本人的家居廁所實在是千奇百怪,不過它們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廁所還廁所、浴室還浴室。

反觀香港大部份住宅的廁所,幾乎都是以「倒模」的形式而建築的。如果參觀過新樓宇的示範單位,或者到訪朋友家中,你就會發現雖然是不同的發展商、不同的單位面積及不同級數的住宅單位,但其廁所(其實所有住宅建築)都是共用一條公式的。浴缸在馬桶的旁邊,然後就是洗手盤。從創意的角度而言,香港人所缺乏的就是個性。

這種浴室與廁所「共產」的設計,其好處除了節省地方之外,就只有方便上完大號後立刻可以去洗澡,那就無需再花錢購買溫水式馬桶,或是洗完澡立刻上大號……香港地少人多,很少家庭真的會有兩個廁所,就算有兩個廁所,以香港人的性格,也會把第二個廁所用作雜物房。所以我還是相信,同時有人使用浴缸與馬桶的情況還是會出現。

對於正在洗澡的人來說,本來是用作「淨化」身心靈的儀式,卻有人在旁邊「排毒」,無論是否有聯想,在概念上的互相衝突也會造成心理的不舒服。最要命的是因為你在洗澡,無法把窗戶打開,結果臭氣比平常更厲害,造成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打擊。而正在方便的人也相信多不得多少,上廁所肯定是最私人的一個生活環節,現在雖然有浴簾相隔,但還是會覺得心理上有人在「監視」你吧?而且洗澡時廁所的濕度必定上升,感覺也會混身不自在。

在書中的廁所往往與浴室分家,其概念不但清楚明確(方便還方便、洗澡還洗澡),也造就了在軟件上令廁所成為一個靈感的泉源。

在書中受訪的日本人在廁所內,都會喜歡放置一些擺設,例如掛畫、雕塑、藝術乾燥花,甚至標語、記事簿、行事歷……但最常見的還是書架。有書架當然有書,但並不是什麼雜誌,而是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有嚴肅的、有時事的、有兒童讀物,甚至有漫畫。老實說,以上的東西我是一件都不會放在廁所之內,亦很難想像香港人會把這些東西於廁所內長期擺放(如果把廁所當作雜物方則另作別論)。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香港的廁所濕氣實在太重了,雜誌這些看完即棄的讀物還可,但把字典放入廁所內,一兩天後就變得「阿媽都唔認得」。為何香港廁所的濕氣會這樣重?因為「浴室」是香港廁所的代名詞也。

那當然不是說因為日本人愛在廁所內閱讀所以日本人的創意比香港人高,我相信香港也有很多人在廁所內看報紙、雜誌、書籍,而是這樣就反映出那最根本的問題︰香港人並不重視自己獨處的時間,或更甚的沒有獨處的時間。

在書中有說一個關於養魚的故事,魚兒在瀨戶內海的島上,往往在排水管旁游來游去,一有東西出來,魚兒便嘩地聚集過來,轉眼間把東西吃光。聰明的你應該知道,那是用作排糞便的排水口,魚兒吃的是什麼就可以想像得到。然而我們吃魚時,有沒有想像得到我們與自己糞便的這種大自然的鏈子呢?

同樣,當我們看見很富創意的事物時,也同時想像一下它們的概念也可能源自廁所;或是無論在家中的舒適廁所也,到朋友家陌生的廁所也好,還是去街邊髒死的公廁也好,也同時想像一下這?也有可能是一些創意的「出生」地。那對「創意」及「廁所」定會有另一番體會。

10.27.2005

《跑在早上的城門河畔》


光線與樹蔭交疊著
河水滾滾地流向吐露港
秋風輕拂途人的臉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背著大背包的年青人
追趕矇矓可見的前途
帶小狗兒的公公婆婆
漫無目的地享受人生

數算著路燈
聆聽著自己的呼吸聲
想過多次放棄
也想過多次不放棄

跑在回頭逆風的路上
才明白自己的幸福
堅持與毅力
再不是沒意義的口號

把一切的煩悶
拋諸腦後
長跑
就像人生

電車上的街燈

「第一次那麼渴望晚上快點到來,好讓我快點準備出門上班,忙著工作,忙著和同事嘻嘻哈哈的度過時間,我明白自己是想透過工作麻醉自己,我只是在漠視問題,逃避著他;可是我真的不太清楚除了工作之外,是不是還有別的方法可以使自己平靜一點。」(1)

在中環的傍晚,想起這一個片段。

日與夜的交界,街燈也開始一盞一盞亮起來。

感情生活不如意,我們可以逃到工作中去。工作出賣靈魂時,就只好逗留在悠長假期中。最辛苦的,是雙失。

「就像前幾天的假期,朋友怕我一過人想不開所以都出來陪我,看到沒甚麼表情的我都會想開解我幾句,只是……對不起,我知道他們都是擔心我,只是會次聽到別人叫我多考慮一下的時候,我反而更沉默了。於是,假期的時間比上班更難熬。」

秋天,總是多愁善感。

看見一雙一對的情侶等待上電車,就令我回想起與妳第一次遊電車河。

由中環上車,目的地本是銅鑼灣。

呆企了好一會,電車搖搖晃晃,也沒有留意車外的景色。

好不容易找到位子,那是車頭位置的橫座。

窗,開著。電車雖慢,但仍吹拂著妳我的面頰。

可能我們都不知道在哪兒下車,也可能因為這兩個座位得來不易,也可能我倆都珍惜著那一刻,到了總站我我倆也沒有下車,折返。

我開始留意車外的景色,以前我很少跑到香港島,更莫說坐電車了。

人流甚多的銅鑼灣舊街與舊樓宇,小販兜售的叫賣聲不絕。嗅到油站為汽車加油所發出的電油味後,看見莊嚴寧靜的教堂門口。過了黑漆漆的電車路與微弱的街燈,來到了金鐘。

誰知再到中環時,妳在我肩膀已睡著了。

就這樣坐到上環。最後車停了,到總站。

奇怪沒有人叫我們下車,妳也睡得很香甜。

不久電車又再開出,妳還是睡著,未到中環時,我的肩膀已開始有點麻了。

由手指指尖開始,到手臂、肩膀,一點一點地失去了知覺。

只好看著車外的街燈,一閃一逝而過。

結果呢,我們又坐了一圈,再到上環總站時妳才睡醒。

那時肩膀麻得不像自己一樣。

「為什麼不叫醒我?」

我並沒有回答妳,因為換回來的是妳的傻笑與不太溫柔的按摩。

「呼……想想別的事情好了,不知不覺在公司也做了整整一年,這一年也過得太快了,而現在的我就像第一次在這邊打日記時那樣,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打字,不同的是那時候房間開著冷氣,而現在的我正感受著窗外的微涼,感受秋天的氣味,心中的憂鬱彷彿可以被秋風驅走,真是一陣不錯的秋風呢。」

開心的事會過去,

不開心的事亦然。

現在這刻會過去,

將來那一刻亦然。

可是回憶卻不會,

思念妳的心亦然。

「讓秋風把憂鬱送給秋天。」我記得我有這樣留言。

(1)摘自<秋天的風 很好>雪地?的白貓。http://hompy.netvigator.com/main/page/hkhamster/20051014#%E7%A7%8B%E5%A4%A9%E7%9A%84%E9%A2%A8_%E5%BE%88%E5%A5%BD

10.25.2005

《巴士上的靈感》

綠葉與陽光
在眼前飛逝,
行人卻走在路上,
活生生的油畫。

寂靜與安寧
在耳邊迴響,
那是創作靈感的
奇妙底線。

在電子手帳上
古怪的筆跡,
掙脫記號的枷鎖,
回到祂的身邊。

圖:http://www.seau11933.com/Public/Haidao/201509/55eb9d40064e3.jpg

10.19.2005

《Long Vacation》


乾燥的空氣觸動神經,
秋天的氣息。
身體彷似長出了翅膀,
心靈遨遊於蔚藍的天空。

走出寬闊的長廊,
來到無人的十字路
遇見妳。

綠燈在閃爍著,
耳筒傳來輕快的樂曲。

在這個悠長假期,
聆聽感人至深的演奏,
一起走到
彩虹橋的彼方。

10.18.2005

《籠中鳥》

物質上的絕對
自由是不可能,
鳥兒飛出籠外,
也飛不出天空,
飛出大氣層後,
也逃不過宇宙。
到達天堂之時,
還被肉身枷鎖。
自由,
是精神上的。

圖:http://www.twword.com/uploads/wiki/eb/ae/810218_1.jpg

10.08.2005

《情書》

親愛的瑩︰
寫一封情信──
你的要求是多麼的困難!
意味著天長地久的承諾。
意味著回憶我倆快樂的日子。
意味著思考擁有這段感情的喜悅。
同時,
意味著要面對失去這段感情的痛苦。

擁有與失去是一體的兩面。
喜悅與痛苦亦然。
「你有多愛我?」
那同時等於問︰
「你失去我時有多痛苦?」
我實在不敢想像。

或許我在逃避,
不,
我現在要對你完完全全的坦白──
我的確在逃避。
連想像的勇氣
我也沒有。

面對死亡,
只有軟弱與無助。
但生命就令得人
堅強、
愛。
這是真理。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
愛是不疾妒,
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忍耐。」

我對你的愛,
縱使失去了激情,
失去了浪漫,
但你對我而言
已有如空氣一樣自然,
又如水一?重要,
失去你,
就意味著面對死亡。

所以你要知道,寫
一封情信是多麼的困難。
但我還是做了,
以後還會繼續寫下去,
用我的生命,
因為,
我愛你。

10.01.2005

《痂》


傷口的痕跡

在憶中


歡樂的背影
消失
在雨中


眼中的鏡像

在心中

圖:http://cdn.120askimages.com/ask/upload/jkjy/201312/water/jkjy_13868524767818.jpg

9.28.2005

思方學︰辦公室實踐篇Part.2



之前拙作《思方學的應用示範》寫得蠻過癮,亦有朋友提供他們的老闆/上司的攪笑對白,故來個Part.2。

「這期的封面……唔好介意,坦白講,唔夠活潑,阿乜水乜水,你們諗諗佢。」
批︰怎樣才夠「活潑」呢?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解釋與釐清,或者枚舉一些例子說明,那就只是等於分手時用「你唔夠靚仔」為理由一樣,犯了語意曖昧的語害。

「去台灣公幹不乘坐華航?但係無關係啦,很久以前華航最好喎,座華航啦。」
批︰怎會沒有關係呢?!雖然所有所謂「現在攪得好」都是由過去的事件所組成的經驗所驗證的,但是「曾經攪得好過」並不完全等於「現在攪得好」。比如說某君在10年前中了六合彩成為大富翁,但揮霍無道2年前變回窮光蛋,那麼「某君在曾經是大富翁」並不就完全等於說「某君是(現在是)大富翁」。從時間序上說是以偏概全的謬誤(過去一小部份歷史等同於歷史的全部)。

「別的公司『大換血』之後變得好好,所以我們公司也要『大換血』。」
批︰別的公司換了些「正」血故然可以起死回生,但是換的卻是「淤血」的話只會「死得重快」。所以「換血」與「變得好好」無直接關係,那只是牽強比附,屬不相干的謬誤。

「看看別的公司在攪些主題︰『數碼公司』、『愉快公司』、『安全公司』、『清潔公司』……,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阿乜水乜水,你們諗諗佢。」
批︰第一個想出來的是天才,第二個想出來的是庸才,第三個跟隨的是蠢才。

「阿乜水乜水,你們都做得好好。阿某某某,你們也好幫得手。阿甲乙丙,你們也很忠心……為什麼公司的業績還是這麼差,老闆好不滿意。」
批︰當把全本書一字一句都間了紅色原子筆,那就等於沒有間過任何書。當全公司上上下下都被讚賞完,那就失出了讚賞應有的效果。而且前言不對後語,要麼犯了不一致的謬誤(自相矛盾),要麼顯示說話者的領導能力。

9.24.2005

思方學的應用示範


要講授思方學的應用,就像傳授武功一樣,心法/理論故然重要,但其實最實際的還是即席示範。

現在就借用上司開會時常用「噪音」,示範如何把思方學應用到實際情景。

以下引句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不幸或大幸。

「我們要為公司想一個口號。那是『公司本一家,齊心建設它』。」
批︰口號並不一定有意思,有意思的並不一定可以做得到,做得到的並不一定符合實際需要,符合實際需要的多數是空話。此乃空廢命題。

「現在老闆都很著重科學化。」
批︰科學化的一個最重要的精神乃「有可能被推翻」,然而沒有一個老闆真的想著「自己如何可能被推翻」。

「我和我的同事都會做得好開心。」
批︰說一次可能是事實,說第二次可能是期望,但說到第三次時就只會變成「自我推翻的預測」,因為大家都會被這句說話煩得很不開心。

「我做人做事都好爽快。」
批︰同理,開了七天的整天會議,結果什麼也做不到,無疑在實際行動上對這命題作自我推翻。

這些「經典對白」唯一的存在價值,就是作為思方學的實踐對象。無論是上課還是工作上,相信還會有很多很多,如大家不厭棄的話,可以拿出來大家分享分享,好讓在沉悶的處景中找點樂趣。

9.15.2005

《會議》

沒完沒了
文件堆滿桌面
臃腫的迷宮
不情願地圈出名字
重重覆覆的對白
鬧劇上演一齣

想睡
忍受沒層次的變臉
好攪笑 無知

哈嗤
隨風丟掉

9.07.2005

《星.淚》


夜空中的每顆星
都是生離死別故事
經歷千萬年旅程
在你耳邊細細傾訴

留下淚中的亮光
也會跨過浩瀚星海
最後映入我眼簾
幻化成永恆的思念

9.05.2005

《APM vs 朗豪坊》

純白的格調
早午晚都存在著?
彷似理性的迷宮
“A place for Play More.”

衝上雲霄的天梯
所考驗的並不是
信用咭的耐力
“Let’s go shopping.”

一樣的廚窗
一樣的價目
也就擁有一樣的特色
“Huge but Nothing.”

9.02.2005

《哭》與《淚水》


《哭》

一個人要撇下另一個人
哭不是他留低的理由
他只會叫你不要哭
你能留得住的
只有淚水和同情

淚光了
他也時候走了

但哭從來都是我的嗜好
所以請你准我哭
能夠哭也是一種快樂

《淚水》

淚水會成為戒指上的鑽石
灑滿在同情的光環上
當夜空真的到來
它會與漫天的星星一同閃耀

昔日的淚痕
也會成為明燈

那現在就讓它們
收藏在小小的手飾箱
內成為明天的寶物

圖片:http://www.buzzhand.com/post_994671.html

8.30.2005

李天命其人與其哲學


一講李天命,通常都會聯想到他出位言辭,例如在演講時︰「……至於不會思考之道,我不懂得講,留番比校長講。」明串中大校長不懂思考攪什麼「國際化」。

多看一點他的書的人或會想到他的思考方法學,或者更深一點地去體會他在《哲道行者》中,用來處理「生、死」的問題的哲學,所謂「天人學」。

而對於只短短上了他三年課的我而言,李天命給我的印象是,一言既之曰︰懶。

不要說其他,他的新作《哲道行者》足足遲了兩年才能出版。

「那他的新書寫得如何?」有一位朋友問道。

「今次的不錯,比較有系統地寫。」我說。

「以前寫得沒有系統嗎?」

「不是,以前他的書都不是為了寫書而寫的。比較像散文集。現在這書則比較有系統。」

「比較?」

「因為有很部份還是不是為了寫書而寫。」我笑著回答。

然而,這沒有貶義的成份。

除了因為他的獨門武功(其一大概是他的書消量不錯),使得他能逃過偽專管理主義的(即不用寫一些無關痛癢的文書工作),有外在的條件去「懶」。

小時候看那些發明家、科學家的兒童故事,其中有一個令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就是關於活板印刷術的發明。故事講述那個發明家(已忘記了名字)本來十分懶惰,然而為了生活也要去工作,為了一方面滿足他懶惰的本性,另一方面工作,他不繼動腦筋如何能夠「出少些力」完成工作。那時印刷還要一整頁進行雕刻,只要刻錯一個字,整板又要重新雕刻,費時失事。那發明家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工作,就想到了每一個字進行獨立雕刻,需要時才把不同的字合併來變成一篇文章。故此,很奇怪地,從小我就覺得懶惰反而是思考的原動力、進步的原動力。

或許這樣說︰要「懶」,懂得思考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在條件。

李天命毫無疑問在這意義底下「懶得起」。

「我的同事個個都不怕辛苦,越做越開心。」那些所謂「同事」,不就是包括我嗎?難度我自己是否開心,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還是我根本就不算是你的同事,那我怕不怕辛苦關你什麼事呢?這樣說無非吹迫自己如何領導有方,久而久之,不神經緊張才怪呢!

所以,要「懶得起」,心態上也要「懶」起來。

李天命的「懶」並不單止發自內心,而是比內心更深層、更基本的地方──形上學──由萬事萬物的基礎開始「懶」出來。在他所謂「天人學」中的九一主義(九一妙心)來對治自卑,那是最「慳水慳力」的方法,最「懶」的方法。「雖然我沒有別人的第一,但是別人也沒有我的第九。」,從這點「覺醒」自己就自己世界的中心,自己就是自己世界的主角,自己就是自己世界的「原點」。一旦明白自己的獨特性、唯一性、不可比較的特性時,那就從最根本的地方對治自卑。

「自己就是原點」這個想法,並不涵蘊「自己就是最重要」。虛榮心重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就是最重要,極度在乎別人一褒一貶,結果陷入無底深潭,自討苦吃。然而,我們有很多共同的經驗,比如說都可以相像得到如果一個工作狂突然知道自己只留下三個月的壽命,他會容易對自己以前忽略親人而感到悔疚;或是看過湯漢斯的電影《Cast Away》大約都能對他在孤島上的寂寞感同身受。這就說明了縱使是在精神上,人也是不能獨自生存的。完全壓抑,結果又會扭曲人心,虛偽矯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抑縱平衡」。情愛宗教告訴我們,不要讓精神浪費在虛榮心的虛妄膨脹上,面對不相干不相應的褒貶譭譽無動於衷,首先關心與自己有情緣關係上的人,然後才讓情愛圈子自然擴大,這才健康。

至於事件實在論(事恆角度)、神秘樂觀,所對治的是虛無的人生觀。「一切事物都會不會永恆地存在,最後都會消失,物件如此、生命如此。」這是一般對世界的一種看法(世界觀),這不僅是一種不真實的看法,而且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看法,所引發的是虛無的人生觀,消極的處世態度。然而,「發生過的事就是發生了。」事件是永遠存在的,「一殺那的光輝就是永恆。」這就是事恆角度。

神秘樂觀則是對死亡的最有效態度。「這個宇宙最終會終極圓滿。」在這個前提下,人就能正面面對死亡,生活於現在。但其中骨節,要自己細味,好好體會。

說到這裡,倒覺得自己有點像介紹宮本武藏的五輪書。

8.25.2005

思方學的功夫論


事實上,李天命先生在《哲道行者》中展示的思考方法學(思方學)已經非常清晰精鍊,要不流於成為搬字過紙的簡介,或是學究式地考據與他之前作品之間的差異,而要真真正正「增值」,實在令我想了好幾天。

當然,從理論的角度來說,也不是我所能夠作出補充或是批評的。然而,從實際的角度來說,則從過往的學習的經驗得到一些啟發。而所謂「實際」,所考慮的往往都是以下兩個問題︰「如何能掌握思方學?」與「如已了解思方學,則應該如何行之?」。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功夫論」。

如果在拙文<思方學大要>所提及的思方五環視為思方學的「心法」;思考三式、子矛子盾、賦能進路,就可視為思方學「招式」。

「x是什麼意思?」、「x有什麼理據?」、「關於x,(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這三條以思方學最基本的三個概念「義、理、可能性」作為核心的問式,作為思考切入點的,就是所謂「思考三式」。

故名思義,「子矛子盾法」是一種與別人對辯的策略。基本的概念是︰以類似於對手的言詞,顯示對手的謬論。如與蘇格拉底的辯證法、康德的二律背反同用,會有更好的效果。

嚴格來說「賦能進路」是一種精神或者大方向,作為解決問題、討論問題的前設(presupposition)。簡言之,就是相信「理性」。

「招式不用多,要看的反而是功力……如果是高手的話,往往第一招,或甚只是起手式,就可以克敵制勝。」

所謂「功力」,就是「靈、銳」。

「靈、銳」的內涵如何,也要自己好好細味。然而「如何掌握思方學?」,則可以透過操練而達到。邏輯操練,就是指那些視為對平日思考時根本不會用到的公理與定理,以判定程序來判明常用邏輯公式的對確性,例如P.M.系統的第一公理「(pVp)->p」等等。經過不斷的邏輯操練,思考時自然就會不自覺地遵守邏輯的法則,正確地思考。

另外,就是建立正確的世界觀。這也是李天命在他的書中不斷強調的邏輯之定位之確立。這個世界最堅實可靠的學問題邏輯,其次是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之後才到其他社會科學。我們會用「邏輯上可能」、「技術上可能」與「事實上可能」來劃分。舉個簡單例子,一個小朋友講大話(說謊),只要他沒有前言不對後語、前後矛盾,就是「邏輯上可能」,例如︰他並沒有說「做完了今天的功課並且未做完今天的功課」;而如果你問他說︰「我見到你成日都去左網吧打機喎!」他如果回答說︰「我借網吧的電腦做功課嘛!」縱使他並不懂得上網做功課,那還算是「技術上可能」;然而,他事實上在打了一整日機也沒有做過任何功課,當你問他拿功課出來對手冊時,那「我己做完功課」就是「事實上不可能」。

http://www.nixiaolong.com/news/html/2154.html

8.22.2005

《失去》


靈光一閃,
一下子要把整個世界
堵進腦內。
沒有問過你是否願意。

追尋著已遺忘的記憶
消失了的東西,
再過千萬年,
也不會想起。

「我曾經擁有。」
只有這件事,
縱使化作星塵
也存在你的心中。

http://cdn2.ettoday.net/images/571/d571584.jpg

8.21.2005

思方學大要


李天命的思方學(思考方法學)由五個環節所組成,稱為「五環系統」,即語理分析、謬誤剖析、邏輯技巧、科學法度、創意策略所組成。此處只提其要旨中的要旨,詳細說明還留待自行閱讀《哲道行者》。

要說第一環語理分析,實在是可以用一個學期的課來說。但千變萬化,亦不離其宗。用一句很容易記得的「口訣」︰「意義先於真假。」那彷彿是沙特對存在主義的要旨︰「存在先於本質。」沙特的意思旨在點明人生的意義是由自我來界定,沒有一個放於四海皆準的答案,表明人的最獨特、唯一的本質──自由。然而,在語理分析所謂的「意義先於真假」,其意思是︰「如果連什麼意思也弄不清楚,更莫說要去判斷真假、是否合理了。」

第二環謬誤剖析,那其實可以視為用作考察「思考方式」是否出現錯誤的工具。簡言之,就是看看思考是否出現不一致(例如︰前言不對後語)、不相干(例如︰無的放矢)、不充份(例如︰以偏概全)及不當預設(例如︰混合問題)。這四個不字稱為「四不架構」。

邏輯技巧處理必然推理,科學法度處理的是概然推理。必然推理就是所謂「演繹法」,概然推理就是所謂「歸納法」。(一般的誤解是「演繹法」是由前提推到結論,「歸納法」是由結論追溯前提。)何謂必然?那就是「前提真而結論假為不可能。」即「if…then…」的邏輯概念。而概然推理(科學法度)最主要的精神就是要避免「以偏概全」的謬誤。

至於創意策略,非胡思亂想。然而講多錯多,故請自行k書。

8.19.2005

《望星》

從星圖中搜索,
你的星座。

看著比例尺,
數算天文數字。

手指一劃,
數百光年。

想像宇宙的大小,
開闢內在的世界。

8.10.2005

不思考之道

書名︰《哲道行者》
作者︰李天命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今年三月五日的中大校友日,李天命先生(下稱李生)主講那一場妙論大學不要「國際化」,而需要「春威化」的演講(p.398,p.399) (1),我亦有幸與數個朋友到場成為座上客。

當我收到在中大校友日的宣傳單張上,所寫的演講的題目名為「不思考之道」,比較了解李生為人的我就不禁為之一笑。李生所善長的是「思考之道」,但題目卻是「不思考之道」,那即說他可以自由發揮、暢所欲言、興之所至、無需準備,定了題目等於沒有定題目 (2)。

結果又一次敗給他的「期望管理」,演講前半小時已開始座無虛席,當他點題時會有「噢!原來如此。」頓悟的感覺,演講後的問答時間手還是舉得此起彼落,最後要他以「大家都應該肚餓了」為由命令式地結束,人潮才肯散去。

點題︰善於不思考之道者必善於思考。

「不思考之道」就是不要浪費精力,思考那些不需要思考的問題,煩惱那些不需要煩惱的心結。

那就當然要先善於思考,才能分辨那些不需要思考的問題,才能不去思考,才能不用浪費寶貴的生命。所以善於思考,即有效率地去思考,亦就是要掌握所謂「思考方法學」(簡稱「思方學」)。那就是李生多年來旨趣之所在 (3)。

而那些是不需要煩惱的心結呢?生與死的問題當然就是其中的兩個大類。

「如何思考得確當靈銳?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義?如何可以面對死亡而不失寧定安然?」那就是李生一直所思考所謂「思、生、死」的三個問題,也是所謂「哲道」所要探索的。

不論是校友日的演講,還是足足遲了兩年才出版的新作《哲道行者》的要旨。

(1)雖然他一再強調那是一個課堂,而不是一次演講。
(2)他不會限定題目的講座方式,往往比那些很嚴謹訂下講授大綱的教授更「貼題」。
(3)除了思考方法外,在沒有(實際)問題出現的情況下,可以/應當相信所謂「常識」,那亦是「不思考之道」的其中一部份。 按︰事實上,「常識」可視為合理經驗的累積,當然這只是概然性高的說法。 按2︰「常識」並不需要於思方的架構外另開一門,因已函薀在不同環節之內,(例如︰李生所舉例子「記者的提問」︰一香港記者到大陸採訪被恐佈分子挷架的工人的家人時,第一句就問︰「你想你的丈夫平安回來嗎?」那既是沒有「常識」的發問,同時亦是「言辭空廢」。
附註︰講李天命的書也不禁要用些李天命的寫作方式。

8.08.2005

為何讀哲學的十八個理由


讀李天命的《哲道行者》,談到今天人們對哲學的雙重標準(p.85),一面(比方說左邊臉)抱有輕蔑的能度︰「讀這種東西有什麼用?!」同時另一面(比如說右邊臉)又懷著歷史遺留下來的敬意︰「嘩!很高深呀!」

這種只有哲學系的學生才享有的雙重待遇,好像大學的信用咭免年費一樣,是終身享有的。不要說到現在仍然當別人聽到我(曾)讀哲學的時候會問,甚至有時一個人獨對天地時還是會忍不著反問一下︰「為什麼會讀哲學?」

的確很難想像如果是讀會計系/工管系/商貿系/新聞系/法律系/醫學系/工程系/數學系/電腦系/物理系/天文系/地理系/化學系/生物系/心理系/中文系/英文系/美術系/音樂系/歷史系/考古系/社會系/社工系/經濟系/翻譯系/酒店系/體育系/教育系/圖書系……別人還沒有怎麼認識你的情況下,第一個問題就會是︰「為什麼會讀xx系?」

為了應付這種友善/不友善的提問,估計及根據提問者的動機/心態/預設/隱藏問題等等,早就預備好了數十個不同的答案。

現在就拿十八個出來暫與大家「分享」。

1.如果提問者其實是想問「什麼是哲學呢?」,而又是讀中文出身的;我會這樣回答︰「『哲學』原本是日本漢字,英文是『Philosophy』,是由兩個字根『Philio』及『Sophia』所組成。兩個原本都是希臘語,『Philio』意思是『愛』,而『Sophia』是『智慧』,加起來就是『愛智慧』。『Philosophy』並非智慧之學,而是『愛智慧』之學。」

2.如果提問者慧根較差;我會這樣回答︰「很久以前有一個希臘哲學家,名字叫作蘇格拉底。他很有智慧,他的一個學生去到太陽神阿波羅神廟求問神喻︰誰是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結果當然就是蘇格拉底。學生高興地告訴蘇格拉底,但蘇格拉底卻說︰如果我是最有智慧的話,那是因為我比自稱是有智慧的人知多一點東西──那就是我一無所知,我只是愛智慧而已。那種自知之明,就是『愛智慧』,就是哲學。」

3.如果提問者其實是問「哲學是讀什麼呢?」;我會這樣回答︰「哲學是一種思考方法,追本朔源,在不同的領域發揮作用。」

4.如果提問者其實是問「哲學是讀什麼呢?」,而慧根較差;我會這樣回答︰「除了邏輯之外,還有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實用倫理學/法律哲學/儒學/道學/佛學/宗教哲學/人生哲學/科學哲學/政治哲學/美學/文學與哲學/商業倫理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文化哲學/語言哲學/歷史哲學/心靈哲學/教育哲學/分析哲學/英國經驗主義/康德/德國觀念論/實用主義/現象學/存在主義/馬克斯主義/解釋學/法蘭克福學派……」

5.如果提問者其實是想問「讀哲學有什麼用?」;我會這樣回答︰「因為哲學中的邏輯學教我們如何思考,可以鍛鍊腦筋。」

6.如果提問者比較實際,其實是問︰「讀完哲學有什麼工作?」;我會這樣回答︰「所有職業都需要懂得如何思考,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自己的職業。」

7.如果提問者比較實際,而又有一點慧根;我會這樣回答︰「就是因為沒有任何工作可做,所以可以做任何工作。」

8.如果提問者比較實際,但氣質較差;我會這樣回答︰「我現在有些哲學系的同學在銀行/學校/律師行/報社/大學/雜誌社/出版社/電影界/電視台/電腦公司/電台/立法會/醫院/工廠/貿易公司/大廈保安公司/保險公司……」

9.如果提問者其實是認定「你是怎樣選擇讀哲學的?」;我會這樣回答︰「用消減法。在聯招的名單上,刪去不能及不會及不想讀的,留下來就是哲學。」

10.如果提問者相信命運的;我會這樣回答︰「讀哲學彷彿命中注定的。」

11.如果提問者是自我中心主義者;我會這樣回答︰「因為我喜歡。」

12.如果提問者想說服你不要讀哲學;我會這樣回答︰「讀哲學是我的理想。」

13.如果提問者是教師;我會這樣回答︰「哲學與教育一樣,都是用來改變人的生命的。」

14.如果提問者是初次見面的朋友;我會這樣回答︰「我的性格使然。」

15.如果提問者只是想殺殺時間;我會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有時間再談吧。」

16.如果提問者其實是認定「讀哲學根本沒有用,為什麼你還是去送死?」;我會這樣回答︰「回答你根本沒有用,為什麼你還是要來送死?」

17.如果提問者是位相識了數十年的好友,真心問我;我會這樣回答︰「以上的理由通通都是。」

18.如果提問者就是自己的話;我會這樣回答︰「以上的理由通通都不是。」

7.31.2005

《留言》

灰白的天空
襯托著紅色的磚牆。
一輛蒸氣火車
緩緩地開走。
月台上的思念
寄居在站旁的留言板上。
「等著你回來。」
讓風都把粉筆字吹掉,
化成輕煙送到你手。

當信封已消失於世上,
它卻顯現於螢幕的一角。
*178
四個亳不相干的按鍵,
保留著昨天所發生的事。
沒有收聽你的留言,
錯過了你的心意。
「等著你回來。」
讓指頭在電話上輕輕一按與世隔絕,
飛奔回家吃你所煮的一頓冷飯。

聖經中的啟示千言萬語,
若你視而不見又如何呢?
巴士站旁俗氣的廣告板,
驚醒著不斷尋找答案的思緒。
黑色的蝴蝶停留在花蕊,
簡單的圖畫令人忘記一切哀傷。
「等著你回來。」
讓聖靈的感動打開你的心窗,
看見衪為你準備無處不在的留言。

7.28.2005

《無聊》與《無聊的註腳》

《無聊》

「假如睡眠是疲倦的
身軀得到休息的頂點,
無聊則是精神鬆弛的最高境界。

無聊是夢中
替人生體驗的卵子
孵化成形的雀鳥,
些微的吹草動便會飛走。

它的巢穴
──與無聊關係密切的活動──
早已在城市裡絕跡,
即使在鄉間也越來越少了。」(班雅明ILL p.91)

《無聊的註腳》

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是拉近了,
17小時就可以到達地極,
可是心的間隙卻未曾消失。

機械重覆的動作,
撕裂著日常生活的共同經驗,
縱使同樣訴說相同的故事,
也只能成為投骰子的遊戲。

骰子在兩次投擲之間,
並沒有相關性可言,
留下的是支離破碎的空虛。

當「空閒」成為了懶惰的代名詞,
作資本階級的公敵,
「減壓」便要像鴉片一樣,
把「無聊」燒毀,
成為一種自我補償。

7.21.2005

《攝影》

1/24秒的快門,
光與影急不及待衝進光圈。
在游離於0與1之間的電子,
留下美麗的烙印,
變化為另一種的色彩。
生命的曲線,
為著見證攝影師的存在,
向看不見的小天使,
訴說人間的故事。

7.17.2005

《離愁》

沒有靈魂的軀殼,
留下名字有什麼用呢?
那只是被內容界定的渣滓。

淪陷,
第一個想到的名詞。
可幸的是,
在歷史中的侵略,
都是由野蠻民族引起的。
文明的虛言,
大概是站在那一邊。

只為糊口的工作,
就像游離於生與死之間。
鎂光燈下所唱的樂曲,
為情而留下來的淚
才是真實的。

就讓我把這樣的心思,
用詩來凝結著。
掉往柏拉圖理型的世界中,
成為天上的寶物。

http://www.swelnus.com/uploads/allimg/151026/2213-151026164105-52.jpg

7.14.2005

《新機場.旅行》

















老師應該在介紹新機場有多大吧?
身處純白的天蓬裏,
望著精細模型,
沒有半點真實感。

突然有種莫名的衝動,
用跑一百米的速度
狂奔在漂亮的階磚上,
推開了杏色的木門,
期待著《真人show》那二打碌角色在喝著的紅茶。

換回來的卻是長長的黑黑的樓梯,
彷彿深不見底的迷宮,
是否與門外的光景有強烈的對比,
從來都沒有思考過。

570 000平方米是一個怎樣的一個數字,
我實在不大知道,
只知道今天的旅行
沒有逃離你的魔掌。

7.09.2005

《破眼鏡》

千分之一秒的飛脫,
換來半天莫奈的
《1878年6月30日,聖德尼街的節日》。
只知道擦肩而過的無數人,
卻未能認得出一個。
這時真的要懷疑,
是否所有印象派與抽象派的畫家們,
都像現在這刻的我一樣,
與世界疏離,
因為我們同樣患有近視。
享受著哲學家的抽離感,
走進藝術家的聖殿,
我應該要感謝你,
打破我眼鏡的小天使。

7.07.2005

「思」三首

《雨》
下了一個多月的雨,
雨傘也弄壞了兩把,
不見了三把,
還有一打的在便利店等待我買回家。

《藍色夏天的吊詭》
沒有雲的夏天,
只有發光的火球要溶化不存在的慾望,
就讓我代替無情的藍,
流盡悲傷的汗水。

《藍色夏天的吊詭》ver.2
沒有雲,只有無
止境的藍色,酷
熱天氣警告在電
視的一角出現。
但坐在冷氣房的
你,或許不會知
道它要溶化本來
不存在的慾望。
就讓我代替上個
月的天雨,延續
那未完悲傷。可
是別指望我會用
寶貴的淚,而臭
汗卻恰到好處。

7.03.2005

歷史教育


書名︰《寫給年輕人的簡明歷史》
作者︰宮布利希
譯者︰張榮昌
出版社︰商周出版

「那為什麼要讀歷史?」我問道。

然後喝一口凍奶茶等待對手出招。

在早課後的下午茶時間,坐在中文大學本部游泳池旁邊的露天茶座,那時的露天茶座還沒有現在矯揉造作的落地玻璃與天窗。雖然已踏入初夏,一陣陣涼風已足夠吹散太陽的熱力,同時也為我們這班「吹水」吹得興高采烈的人降降溫。

「讀歷史當然是為了借古鑑今!」

縱使我們同為同學兼好朋友,而且也不是什麼決定前途或有利害關係的GROUP INTERVIEW,但正如亞里士多德的教誨︰「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所有事情也可以退讓,惟獨面對真理。

「那麼歷史如何『借古』?如何『鑑今』?」想也不想,毫不留情追擊道︰「科學的知識,比方說力學,在研突一個球的自由體落(Free Fall),我們可以重覆地把球由半空放下,觀察速度與時間的關係、速度與位移(displacement),從而得出一些規律來。然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規律(公式),『預言』到下一次球再一次自由體落的現象。可是,歷史真的大規律可言嗎?歷史事件與一個球的自由體落一樣可以重覆的嗎?縱使歷史有規律,但所以因素也可以被界定嗎?比方說,如何證明八國聯軍不是某某天體的運行所造成?簡言之,歷史規律有認知意義嗎?歷史預測可信性有多高?」

說來真慚愧,這些年來都是抱著這種心態去看歷史,「前事已過,何必再提?」可是,近來卻喜歡上看歷史書,仿佛患上饑餓症,像追回以往所失去的。這次書名為《寫給年輕人的簡明歷史》,雖然我不再年輕,但上手一讀,卻讀出無限的趣味來。

「為什麼那時我們會選擇理科?」當球場上的射燈剛關了後,還要進行把籃球投進籃內的「埋齋」儀式。「那根本就是因為我們不想選擇文科。」我只好無奈地道。

「那種背誦二手分析資料的科目,完全沒有趣味可言。」

沒錯,關鍵就是趣味。

「這本書寫來並非為了取代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你不用寫筆記、不必背年代或人物,只要愉愉快快地讀下去。我也保證,絕對不會考大家。」《寫給年輕人的簡明歷史》的作者宮布利希在土耳其文版的前言這樣寫道。

讀這本書的趣味在哪裏?只要看看由宮布利希的孫女蕾翁妮.宮布利希在英文版序中寫她的奶奶述說的一件往事,就可以知道︰

「有一個星期天,他們在維也納森林裡散步,中間停下來休息,我奶奶後來回憶道︰『我們當時也許是坐在林間空地有陽光的草地上,或是坐在一節倒下來的樹幹上。』我爺爺從上衣口袋裏拿出了一捲紙,問道︰『我可以唸點東西給妳聽嗎?』

「所謂的『東西』自然就是這本簡明世界史。我奶奶顯然很喜歡她聽見的東西,於是爺爺就在之後的幾個星期裡繼續朗讀下去,直到這本書完成……而自獻詞中可以察覺我爺爺是多麼珍惜那些時光。」

有看過電影小飛俠前傳之魔幻童心(Finding Neverland)的話,一定對「小飛俠之父」蘇格蘭作家J. M. Barrie在草地上朗讀的一段印象深刻。同樣,宮布利希在優閒地朗讀給他太太聽的逸事也令我們現代為生活而加緊步伐的人非常嚮往。

人類文明的起源,事實上比我們的想像要早很多,不計發現火、開始懂得用工具的原始人史前史時期(最保守的估計約在距今三萬年),單是那個尼羅河畔的國家──埃及,那時已經文明到擁有詩歌與曲子、擁有宮殿與庭院,當然還有我們熟識的金字塔──那都己經是西元前五千一百年的事了。

「一星期有七天,星期一、星期二……」當我教導小孩子現代中國人如何稱呼星期的時候,我就會覺得日文的叫法很奇怪。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曜日當然是指星期,但為什麼要用「日、月、火、水、木、金、土」呢?原來這也是很以前發生的事。那事並不在日本、也不是在埃及,而是在另一個國家。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中間,這個地區因此稱為「兩河之間的土地」或用希臘詞「美索不達米亞」,即現在的西亞洲。在這片極其遼闊的土地上,兩個強大的國家︰巴比倫與亞述,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埃及人,他們把太陽、月亮和星星當做神來祈禱,幾百年來他們在溫暖、明朗的夜晚觀察著星星的運行,他們很快就發現星星的轉動很規律,並為他們改名,成為星座。他們又認為某些星星帶來幸運,某些星帶來不幸,那就是占星術。火星表示戰爭,金星表示愛情。人們為每位行星之神奉獻一個日子。再加上太陽和月亮恰好是七個,那就產生了今天星期的制度。「Sunday」是太陽日、「Monday」是月亮日……原來星期也有著一段歷時數千年之久的奇特歷史!

夾在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中間,那片有深浴和大牧場的土地,在那裏的牧羊人部族,一度被埃及及巴比倫兩個強大的國大占領和統治,這樣的一個小部落儘管很弱小,它還是創造了未來的歷史,就單單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他們就是猶太人。「也許可以說,起先是猶太人自己與別的部族隔絕,然而後來便是其他部族越來越孤立猶太人。這是一個殘留的民族,它自稱『神之選民』,它日夜鑽研聖經,吟唱聖歌,並思索為什麼唯一的神讓衪的子民受這樣的苦難。」

另外一個古老的民族並不怎麼好戰,他們住在距離猶太人很近的地方,比耶路撒冷大得多、強盛得多的城市,即港口泰爾和西頓,那兒的人們熙來攘往,用另一種方式進行征戰活動──出海通商。現在我們用到的英文字母系統,並不是像埃及或中國的象形文字,也不是蘇美人的楔形文字,只用區區二十六個字母就可組成無限的意思的字母系統,其發明者就是需要與遙遠的親友通訊、與不同民族溝通的腓尼基人。

還有在兩次強弱懸殊的鬥爭中生存下來的雅典人,他們熱愛自由、真理與美。雅典人在他們的公民大會上學會公開談論一切,包括像是增稅是否必要、甚至是世界由甚麼組成、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公正,發表贊同或反對的意見。他們把這種思考叫「哲學」。自從那個時期以來,這種思考被稱之為哲學探討的爭論,便到現在也從沒有中止過。

寫到這裏,還未提到亞歷山大的大歷險、羅馬帝國的興起與滅亡、中世紀的平靜生活、十字軍東征的騎士時代、與近代二百多年人類為了理性與幸福所鬥爭的血淚史。但我們大約就可以感受到,現在我們所有的一切,生活、語言、文化、知識、宗教、智慧……,根本就是與「從前從前……」遙相呼應。當然,我們從歷史之中得到的教訓可能會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歷史之中得到了教訓」這個荒謬的結論,但是我們可並不是為了從中有什麼啟發才讀歷史,而是像是回憶兒時失去了的東西一樣細味歷史,在這個被各種虛偽的包裝溺斃的年代裏,重新與世界與及現實「Online」。

驚訝著我們與數千年前的人做著同一件鎖事,「借古鑑今」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7.01.2005

《頭文字D》︰改篇的宿命



「為什麼還要拍這電影改篇?」這是看完由香港人所拍的日本飆車漫畫改篇電影《頭文字D》第一個湧上心頭的問題。

這不是一個發生歷程的問題。

並不是在問發行商為什麼發行這電影,並不是在問導演拍攝這電影的動機,編劇用何種準則裁剪原作,並不是在問演員拍攝時的心態為何、接受這電影工作的心情如何。簡言之,並不是要背誦製作特輯裏的一字一句,而是一個存有論的問題。

有原著才有改篇。

為什麼?

「那根本就是一個廢問題嘛!『原著』與『改篇』的意思?就表明了誰先與誰後的概念嘛!」你會說。

我不是在問時間的序列上的問題啊!以出現的時間計算原著與改篇,當然是先有原著才有改篇。但是我再重覆︰這是一個存有論的問題。

好吧!請想像在數千年之後,人們從地下中發掘出漫畫原著與電影版──這件事只有在同年代發生的我們才知道──恰巧它們在物理上年份就是不能確定誰先誰後,那時如何判定誰是原著?誰是改篇呢?

從它們所描述故事的長度?從刻劃人物的深度?從情節的節奏?從投入科技的新舊?從投入資源的多募?從作品的藝術性?從民族、人種創意的DNA?

「根本不能比較,因為她們所用的是不同的媒體呀!」

那麼用同為改篇的電腦動畫與真人電影比較呢?

真人做到的飆車場面,電腦動畫早已做到了;而且諷刺的是,或許做得更「迫真」、更刺激、更多元化、更令人容易白賽車箇中的勝負關鍵。真人做到的人物刻畫,動畫做得更好,沒有NG的危險、沒有演員不成熟的憂慮、也沒有語言不通而令演技大打節扣的風險。不需要等上千年,現在就可決定誰才是「改篇」。

為什麼仍要拍這電影改篇呢?

6.24.2005

眠與思的吊詭關係(續)


「你知道嗎?美美昨天終於飛了她的男朋友。」坐在前排的女孩子在談手提電話。

我當然不知道!我連你也不知道,誰是美美我怎會知道呢?

諷刺的是,雖然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在巴士裏又有糟吵的引擎聲,就是因為她不想別人聽見而用手遮掩著嘴巴,不但一看就知道她在說人是非,她的手更變成了共鳴箱,而坐在她後面的我聽得清清楚楚。

現在我知道了──我心裏道。

「聽她說他的男朋友根本就不理會自己,又小孩子脾氣。」

真的嗎?

「是呀!她說她的男朋友連自己的好友生日也借故不出現,晚上去完街又不送她回家,真對她冷淡呀!」

那完全是一面之詞。

「自己好友生日借故不出現。」是什麼意思呢?他用什麼理由呢?是不是因為他工作繁忙呢?因為他生病了?因為他不喜歡聚會的地點?其實他與好友不和?還是他真的因為不喜歡美美所以不出席好友的生日會?這個「愛屋及烏」反面的發生機會率、或然率有幾高呢?縱使借故不出席其罪重又哪兒呢?

同理,「晚上去完街不送回家。」去街去哪兒呢?只是在那女的家樓下宵夜?還是在東龍島呢?去唱卡拉ok?還是去的士高呢?男的家在哪兒呢?距離女的家有多遠呢?晚上?有幾晚呢?晚上六時?還是零晨三時呢?這個活動只得他們兩人?還是一大班人,而且有同路人呢?男的翌日是不是要起得很早呢?還是終日無所事事呆在家中呢?

如果只從這兩句說話就說他冷淡,並宣告他死刑,是否公平呢?

「好彩她之前有個靚仔醫生追她,昨天她終於開始另一段感情了。」

真相大白。

下車後我把我的分析告訴在巴士上一路都坐在我身旁女朋友。

「不要再說了,頭有點『實』。」她說。

「那位讀哲學的老師看過我們的作文後,並不是與我們說寫作的技巧如何,而是說我們『心未定』……」在吃著晚餐時,女朋友在向我訴說她讀中學時的往時。「我會覺得想得簡單一點有它的好處,因為如果想得簡單一點就可以吸收別人的想法,而不是堅持己見,可以多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鑽進牛角尖。」

想得簡單反而可以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不就是要想得仔細嗎?

但是,我想了一會,不得不同意她的見解。

要想得清楚,的確要想得仔細點、深入點。每個關節都要去考慮,每種可能性都要去假設,那樣才能全面而真實。但這樣去想事情、想問題的確太累人了。要把事件想仔細,卻很容易變得混亂,最後更違反本來想清楚的目的。想得太仔細、太複雜的話,反而又想得不清楚。所以要想得清楚,反而要想得簡單。

原來平日要思想得簡單點,真正要去想的時候,才要想得仔細。

那與眠與思的吊詭,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https://i.ytimg.com/vi/OOCVPTsTuKE/hqdefault.jpg)

6.11.2005

都市生活的自覺


書名︰《一個人上東京》
作者︰高木直子
譯者︰常純敏出
版社︰大田出版

或許你會認為「鄉下人出城」是一個老土的主題,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或許還會看到各種媒體訴說他們的故事,因為在那時「鄉下」就是堔圳河的彼岸。可是在全國都在都市化的今天,事實上「鄉下」已經消失在我們的意識之內,「鄉下」彷彿已經失去了它原有那種令人懷念的氣味。

但是,縱使在發達如日本,好像高木直子那麼隻身走到大城市東京,也會令我們的目光再次放到這些努力生活的人的身上,「鄉下人出城」這彷彿已成為一個永恒的主題。它長久以來吸引我們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想看鄉下人大驚小怪的滑稽表演,也不是透過嘲笑他們的在鄉下苦悶的生活來突顯自己的優越感,而是作為一面鏡子──縱使「鄉下」不是確切地存在著──讓我們看到了在都市忙碌的生活中的自己。

「我到底是來東京幹啥的?」高木直子道。

在都市,光是要找到生活費就已經把人弄得筋疲力盡,那還能有什麼夢想與目標?由鄉下跑到城生活,絕對不是一個遇然的巧合,也不是個無傷大雅的選擇,而是個需要勇氣與意志的決擇。當高木直子到東京過著不是想像中的生活,為了糊口而到壽司工廠工作、在東京忍耐著無法忍受的地鐵地獄、看見別的人閃閃發亮自己卻為了沒有公車回家在陌生的街道中迷失方向、不斷在逃避著街頭的推銷騙局……沒有一樣東西是她到東京的目的︰成為一位自由插畫家,懷疑就會陪伴著孤獨一起敲著心門。

「上東京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或許就是這種不斷的自覺,「鄉下人出城」永遠都會是都市人喜歡的故事,因為都市人的內心深處都羨慕著他們可以享受者自覺的痛苦,而自己則消磨在維持生存的瑣碎事情上讓生命白白流走。

6.06.2005

近在咫尺的巨大黑影


「又是……那地鳴聲……」少女突然醒來。

「又是……我好像又聽到那地裂山崩似的聲音……」

「現在我依然會經常在夢中驚醒……」

「怎可能……」她起來,站在窗邊,拉開窗簾。

「怎可能……又是……又是那個……!!」她看到的是在平房後嵩立的巨大黑影。

這是由浦沢直樹繪畫的漫畫《20世紀少年》的開場。你或許會覺得很荒謬,一堆巨大簡陋的廢鐵,在街上行走居然無人知曉,直到女主角從夢中驚醒才恍然大悟,危機就近在咫尺。

「那是什麼?」他問。

我們坐在木長櫈上,望向遠方的爛地,樹起了幾座淺籃色的圓柱體。

「那就是用來作穿梭機的火箭發射場。」或許因為要作畢業禮表演的採排,需要留在學校到五時半而感到無聊,不禁「吹起水來」。

「真的?」

「是呀,遲些還會興建穿梭機的發射平台,然後……」

就這樣,我作的這個「故事」倍伴了一整個月的放學時間。

到翌年的畢業典禮表演採排,才知道那是一座座住宅大廈。

以前的建築的科技沒有那麼先進,蓋一座大廈起碼要大半年的時間,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幻想空間。只是那時我沒有想到,我現在就住在以前所謂「穿梭機的火箭」之中。

那時,我才五歲。

二十多年之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不斷在變。不單只是知識、資訊、交通、科技,還有就是與我們很親近的建築物。

記得以日本漫畫式長髮大眼衣著性感的CG合成的「美少女」廣告來宣傳的那個旺角新建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嗎?我第一個想法就是︰一天24小時都人頭湧湧的旺角,如何還有地方安置得下另一座大型商場呢?

這個想法在我終於由慣常行走的逛街路線從大廈與大廈之間的隙縫中看到這座龐然大物之後就令我驚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令我們感到自豪的高樓與密密麻麻代表繁榮的大廈,原來只是矇閉我們的遮眼布。如果有一天在旺角市中心興建致命的核子爐,可能我們要到爆炸毁滅的那一刻才能驚覺危險就在身邊。

那個巨大的黑影,何時也有可能出現的!

5.12.2005

過度現代化的香港教育

書名︰《都市漫遊者》
作者︰李歐梵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我有一個古怪的「嗜好」,就是在人潮湧湧的彌孰道中漫無目的地游離。面對著生活節奏越來越急速的二十世紀,身前身後都是拚盡老命向前疾步而行的上班族,不用像本雅明筆下的波爾萊特(Charles Baudelaire)在十九世紀的街頭坊間拉著一條烏龜散步,甚至只是以「平穩較快」的步伐,而不是散步或者漫步,就已經可以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一種對生命的優越感──在沒有殊相的商品美學之中,只需要一丁點差別,就能構成與眾不同的尊嚴。

「又是一個失落街頭的遊客,他這種漫遊步伐,簡直是在阻礙交通!」李歐梵一邊覺得別人一定會不經心的罵他一句,卻又一邊希望成為都市漫游者的一分子。

或許就是與他有相同的癖好,從字裏行間產生一種奇怪的共鳴,其奇怪的地方在於我彷彿不是在閱讀他的看法,而是在自說自話(self-talk)。當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閱讀本身就可以看成一種自說自話。

又或許他的看法我大多數都很認同,將心比己,總覺得他會是一個年青的學者,滿有一種赤子之心──從兒童的角度看世界,反而有可能看透事物真像。但在書店中看到他的相片,才發現覺得他的文筆比他實際年紀年青得多,這就更不得不佩服他。

李歐梵喜歡在都市漫遊,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築得越來越高的大廈、越來越長的吊橋、越來越大的機場、人流越來越多的商場。他都認為這些都是「過度現代化」(excessive modernity) ──一位土耳其學者用此語來形容土耳其的中產階級如何西化──的一種表現。

「現代化」(modernization)是一種「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的過程,而其中的「理」並不是我們一種所謂「合情、合理」的「理」,而是韋伯所謂的「工具理性」──用最快的方法達到目的。把「工具理性」應用於人類生活各個領域,而其成效最明顯的就是科技。

而「過度現代化」就是過分應用「工具理性」,本末倒置,把手段變成了目的,違背了「現代化」是用來改善生活的原意,借用馬克斯的批評資本主義的用語,就是一種典型的「異化」(alienation),最後只會迷失自己,掉棄了生活的意義。

「過度現代化」的另一個特質,就是任何「自命」大型機構的過度制度化、程序化、專業化、效率化和管理化。李歐梵指這「五化之毒」已侵到香港的大學教育的骨髓之中。

事實上,香港的教育──由幼稚園到大專──不但都中了這毒,而且可以說是病入膏肓,其「病徵」隨處可見。

近這幾年流行由日本傳入的一種視覺管理「五常法」。把物件的擺放地方,貼上該物品的圖片或者用顏色線條畫出物件的外形,以茲識別。這種方法亦有見於一些「名幼稚園」,他們所標榜的就是從小要訓練兒童管理自己物件、時間,其意甚善。但結果往往「過度」,如果有參觀過那些幼稚園之後,你會發現沒有一尺牆壁沒有顏色線條、沒有一個櫃台沒相片,整間幼稚園就像一個五顏六色的垃圾場,眼花撩亂,根本就在干擾兒童的學習。

可是,這種把每一吋都用到盡的想法並沒有停止。最近有一位同事到教統局修讀一個「環境學習法」的講座,例如把「白板」的字咭貼到白板上。這種學習字彙的方法偶一為之的確可以讓學生多學生字,但是如果「過度視覺化」,甚至把粉筆都貼上字咭,結果只會弄巧成拙。

又或者看看現在學生的上課時間表。以前我們或許會認為半日制的小學,學生的學習時間太過緊迫,而且又要起得早(上午校)或者放得遲(下午校),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給學生互相學習、玩耍,故此應推行全日制。但是結果呢?學生上課的時間沒遲,還是七時半,也放得沒有特別早(也要四時多),而上課仍然是密密麻麻,不要說學生,教師也喘不過氣來。為什麼要把鬆動的時間表填得滿滿的?

「『過度現代化』最露骨的地方,往往表現於好大喜功的政府或不自量力的官員或富豪。」 (李歐梵,<面對尷尬的過度現代化>)

多麼一矢中的的說法!什麼「以目標為本」、「語文教育改革」、「通識教育」等,這些都表明了香港的教育「過度現代化」。與李歐梵所謂「過度現代化」的怪現象不謀而合︰

第一,破舊立新,不遺餘力︰香港的教育沒有紐約曼哈頓的卡尼基音樂廳那麼幸運,能夠由紐約的音樂家和其他維護文化藝術的人士憤然而起保護成功,從唯利是圖的營造商手中逃離拆除的命運。而我們的教統局卻不斷把教育改革,可以說是到達朝令夕改的地步,其目的都只是為香港「各大財團」培養「合適人才」。所以,一聽見大老板說什麼香港學生語文水平低,就弄一個「語文教育改革」來;聽見常識不足就弄些沒有常識「通識教育」來,又或者直接在學校裏訓練學生隨時會過時「實用就業技能」。

第二,法律程序至上,效率第一︰讀龍應台的《人在歐洲》,瑞士的幼稚園不願意多收一個小童,因為她們認為這會降低照顧兒童的質素,但在香港,爭取二十五人的「不小班」教育,也要經過那些浪費納稅人金錢的研究,居然也只是「循序漸進」實行於「比較多清貧學生」的學校,造成不必要「標籤」的效應。

第三,白領階級品味掛帥︰不要以為學校是反對名牌、反對眩耀財富和消費的地方,為了生存,各種各樣的大字報不知恥地在各大中小學的學校圍牆上飄揚著。什麼「學生本年增值超過百分之百」、「本校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本校是優質直資小學」。沒錯,與李歐梵所謂白領階級的消費文化一樣,香港的現在香港教育流行直資與名牌所著重的最重要特徵,就是重形式和價格──學費越貴越好──而不問教學的質素與內涵。所有學校都自吹自雷,結果就會變成中國大陸的同胞們接待素未謀面的人時所拉起的橫額︰「熱烈歡迎xxx」其意思無非是,如果只是「歡迎」的話就是「不歡迎」而已。

5.02.2005

理髮與閉關


「要怎樣剪?」理髮師傅輕輕掃著我微濕的頭髮問道。

無論在甚麼時候,在哪一間理髮店,剪過頭髮多少次,回答過多少次,這永遠都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我的苦惱與一個朋友對於乘坐小巴的恐懼十分相似。他害怕坐小巴,並不是因為擔心「亡命」小巴會出交通意外,並不是因為小巴的座位不舒服,並不是因為小巴司機時常煲煙弄得空氣一塌糊塗,而是另有原因。

「有小巴由觀塘去旺角,那會比坐地鐵更快,你可以試下。」我說。

「我知,但我不想坐。」

「為什麼?」

「……我又不知在什麼地方可以下車,根本不懂何時叫『有落』。我試過叫錯,當時覺得好尷尬。」他想了很久,還是不好意思地說。

事實上,很多事情都不是因為我們有膽量去做,也不是因為我們有智慧去面對,而是習慣的問題。所以那些隱蔽青年自我「收埋」、或是年幼的學子對於學習缺乏興趣,並不是他們沒有衝勁,對人生沒有希望,而是他們沒有「生活」這種習慣。

從兒時開始,我的頭髮都是由母親親自操刀的。由母親操刀,就意味著你沒有選擇髮型的機會,甚至沒有提出異議的權利,(雖然她有時好像麥太一樣詢問的你意見,但無非想你讚讚她)。所以,理髮對於我來說就好像駕駛自動排檔的車子一樣,只要坐下來定一會兒,頭髮就自然修好了。久而久之,「髮型」這個概念對於我來說失去了真正的意義,頭髮變成怎樣也慢慢覺得沒所謂,最後彷彿喪失了為頭髮自決的能力。而面對理髮師傅︰「要怎樣剪?」的追問真不知要怎樣回應。

從鏡中的虛像見到,理髮師傅的目光一開始就集中在我的頭髮上。

理髮師傅真的想你回應嗎?說得精確一點,「要怎樣剪?」真的是一個「問題」嗎?還是好像一入理髮店時,坐在收銀處的大叔的第一句話──「嚟剪髮呀?」──根本就是毫無義意的中國式「開場白」呢?

雖然用「中國式」來形容,但是這種無義意的對話並不是中國獨有的。例如,耶穌基督在荒野四十天,魔鬼居然問他那些蠢問題︰「如果你是神的兒子,命令這些石頭變成麵包吧。」如果耶穌真的想把石頭變成麵包,衪就不會去荒野了。

釋迦牟尼也有類似的經歷。佛陀在娑羅樹林中菩提樹下四十六天,魔王引誘衪回心轉意,卻用魔鬼差不多水平的理由阻止︰「……你不如就放棄了這種出家的生活,再回去王宮過從前享樂的生活吧,我的三個美麗女兒會陪伴著你,侍奉你。回去享樂吧,不要在這裏悲慘地死去了!」魔鬼與魔王的試探都幼稚得很,一樣無功而回。

不過這些都是從結果的角度來看。

後現代的人生,一般都被認為只講價格而沒有價值,權威崩壞而沒有方向,簡言之,就是絕對不會好像基督與佛陀一樣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如果我們面對同樣的景況,結果又會否相同呢?諷刺的是,魔鬼與魔王的問題可能反而是很有意義,因為它們都成為基督與佛陀意志的藥引。

可是,基督教與佛教並不是要用來「欣賞」的,基督與佛陀的精神並不是要用來「敬佩」。如果你打算進入耶穌基督與釋迦牟尼的思考領域,其第一步就是要令自己覺得魔鬼與魔王的問題都已失去了它們完本應有的意思。要明白這種吊詭(最有意義的對話,其目標就是要你覺得它沒有意義),就要先明白那一刻耶穌和釋迦在幹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武俠小說中所謂「閉關」。

一說閉關,相信都會聯想到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中張真人閉關數年的片段。武功高手為了創出更厲害的招式住住會把自己關入山洞不見天日,玄思冥想與世隔絕。這彷彿成了提升自己生命境界的公式,所以,閉關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抽離」現實。荒野、娑羅樹林就是要表示這個意思。魔鬼與魔王好笑的地方,就是用「現實」的東西來考驗身處「非現實」精神狀態,結果當然是徒勞無功。

閉關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雖然我們不會跑到荒野和娑羅樹林,可是我們卻會到「七星巖」。旅遊度假是否就是現代人閉關的一種方式?

從工作崗位暫時退下來,遠離繁忙的都市跑到鄉間,故意一事無成並讓時間無端消逝──這只是一與一般意義底下的「旅遊度假」。正如李歐梵在<度假遨遊歷史與文化>中所言︰「到了暑假,香港人紛紛組團到歐洲去旅遊,走馬觀花式地遊覽名勝古蹟,又興沖沖地回來,向親友展示照片,大談旅行經驗。」試過香港式旅遊都會知道,在七天之內走訪歐洲十多個國家,行程比某些國家外訪之旅更緊密,那已不是「旅遊」,亦不算是「度假」,那是「走難」。

我們不能好像耶穌與悉達多一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衪們那時候還沒有發明手提電話。還記得有一個手提電話廣告的買點就是它無處不能連線,縱使到了無人煙的孤島,它都把工作帶到身邊,最後廣告主角要把手提電話掉進水裏才能安心享受陽光與海灘。不要以為這是手提電話商誇張造作,類似的事情真的發生過在我的身旁。

在一次到新加坡旅行,正當要享用第一餐午膳時,忽然我的朋友電話響起。看他一接電話的神情凝重,還以為是什麼急事,正替他擔心之際,換回來的是他尷尬的笑容,原來是因為他辦公室的書記忘了為什麼鄰校校長會給他支票之類的事。

「旅遊度假」不行,「度假旅遊」可以成為現代人的閉關方式嗎?所謂「度假旅遊」就是「度假」是主,「旅遊」是副,特別適合年紀開始大的中年人。但李歐梵說旅遊度假好像缺少了什麼──文化。沒有文化元素的度假,就像耶穌呆坐荒野一樣,未至於一無所獲,(那可算是休息的一種),但卻達不到閉關想要的目的。

好像特區政府的問責高官們,在開始問責制之初,把黃金海岸當作是荒野,大大攪一個「腦震盪」,以為可以個個升仙,悟出厲害無比的治港良方,但是經過七一、非典,其結果有目共睹。或許那些坊間所攪的甚麼心靈成長課程,可以達到閉關的目的,但並不是因為導師教導有方,或是住得很舒適,或是食物很美味,而是當要結帳時,付出數萬元而不無所獲,自我保護機制就會喜躍你的心靈了。

小隱隱於山林,大隱隱於市。

把手提電話關掉,坐在理髮的高椅上五花大挷,享受著身不由己的時間,飛馳在耶穌、悉達多與張真人的生命境界之間,用不會浪費思考的精力、慣常的方式回答理髮師傅的問題。

「普普通通就可以了。」

圖片: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rose_wide-angle-cut-haircut-1024x558.jpg

4.09.2005

《動物農莊》的罪人


書名︰《動物農莊》
作者︰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動物農莊》?不是中學生都要讀的嗎?」一位朋友聽到我最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此反應。

「問題並不是中學生是否讀過,而是中學生讀得懂嗎?」我答。

中學生當然讀得不懂!雖然我心裏是這種想,但是看到由台灣高中生所寫的《動物農莊》讀後感,只覺得我的反應是為自己年青時的懶惰所作的一種本能的辯護而已。

「前次出國到紐西蘭的時候,發現那邊的人民並不熱衷政治,一問之下,才發現他們連選舉都不是很重視,選票是寄到每一戶人家,然後再回信給政府,沒有人擔心有作票的問題,也很少看到政治人物出來講話。他們說:政治人物出來說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政府作錯事,以及選舉之時。

「紐西蘭北島中部地熱城羅多路亞的市政府,屋宇美輪美奐,尖頂高聳;廣場綠草滿佈,百花盛開。很難想像那就是一個城市的政府,我們沒有看到太多生硬刺眼的景色,正如同他們不常接觸灰暗難懂的政治。高聳的樓頂,我們可以建;如茵的綠草,我們可以鋪。但是這麼多具有民主素養與政治理性的群眾,我們要到哪裡去找尋?」(<赤裸的真相> 台北區。市立成功高中。二年級。江俊儒)

我不厭其詳的引用最後的兩段書評,一方面當然是表揚這位台灣同學所表現現在香港教育所提倡(但亦止於口頭提倡)的「通識教育」。不但能夠明瞭這個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更能把這個故事轉化批評台灣民主政治的流弊。相比起香港人云亦云的中學生(證據可見於每個星期的城市論壇),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這位台灣同學卻仍然採取中國人對權力最粗淺的見解──「權力使人腐化」來分析問題,結果可能變成對民主的誤解。正如馬國明在<知識不一定是力量>中所批評,高呼「權力使人腐化」的結論無非要人遠離權力,用江俊儒的觀點,就是呼籲台灣人要好像紐西蘭人一樣政治冷感,因為他認為「不熱衷政治」等於「具有民主素養與政治理性」。

「這種論述不是把權力個人化就是把它絕對化,忽視權力多變的事實。中國人長期生活在專制制度之下,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老百姓愚昧,而是因為中國的知識分子長久以來患了理論貧乏症,在權力的問題上,不是歌功頌德為掌權者撐要,便是自鳴清高、孤芳自賞。」(馬國明 2001)

把馬國明這翻話代入《動物農莊》的故事裏就是,公豬拿破侖成為了動物農莊獨裁者,動用一切手段剝削壓迫其他動物,其要負最大責任並不是每天都說「拿破侖同志永遠是對的」的老馬拳師,也不是跟著指示大唱「四條腿的是好漢,兩條腿更是好渶」的羊群,或是四出「篡改」事實的宣傳家史奎爾,而是冷眼旁觀扮演知識分子驢子本傑明。

所以,江俊儒並沒有把問題想得深入清楚,紐西蘭人對政治的冷感並不是單單因為他們「具有民主素養與政治理性」,而是民主制度背後的理念正正就是西方知識份子對權力的深入體會的結果。

George Orwell曾說:「群眾是靠不住的,但畢竟還得依靠他們。」

3.26.2005

後現代的自覺--《馬國明在讀什麼》

書名︰《馬國明在讀什麼》
作者︰馬國明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這是什麼書呢?《馬國明在讀什麼》?馬國明是誰呢?」上教育學院的課時,老師看到我的桌上放了這樣一本書,好奇地問道。

要麼是這書背後所吹噓馬國明如何「長期以來恒受閱讀界所關注」、如何成為「本地知識份子接觸前衛社科及哲學的橋頭堡」這些美詞都是假的,要麼是身為學術界的老師對於學術界其實都不甚了了。

可是,突然其來有此一問,真不知怎樣回答。

「馬國明,一九七九年畢業於中文大學歷史系,同年成立曙光圖書公司,經營至今,一九九五年獲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二零零三年擔任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兼任講師。著有《從自由主義到社會主義》(香港,1983)、《路邊政治經濟學》(香港,1998)及《班雅明》(台北,1998)。」(馬國明,2005)

在書頁簡介上的確是這樣寫的,單看他除了福柯、貝爾、Michael Hardt及Antonio Negri、湯馬斯曼等等大師外,最熟悉的還有班雅明。<班雅明的最新英譯本>、<班雅明的報刊文章>、<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班雅明的商場研究計劃》>……班雅明,對於我來說比較陌生的名字。

故此,在還未開始閱讀時真的有點擔心。擔心的並不是怕自己看不明白,我對自己的理解力倒有一點自信,擔心的是要花時間看一些沉悶沒有新意的東西。結果,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除了馬國明的文筆簡明顯淺之外,班雅明對後現代的一些片段倒有一點洞見。

「在這部著作裡,現代性就有如刻在餐具和視光鏡片上的品牌一樣,永不磨滅的。但一旦生產這些品牌的公司倒閉了,它們便也難免落伍和過時了。對波特萊爾而言,在他的作品上壓上一個品牌的標記恰好是他信誓旦旦的意願。或許,對波特萊爾而言,再沒有更高的榮譽可以媲美在自己的作品裡再次仿效和製造出這種情景,也就是說在商品經濟裏,一種最庸俗的事情。或許這就是波特萊爾最偉大的成就,可以肯定的是他自己對這項成就是完全自覺的很快就人們遺忘之餘卻又這麼持久、耐看。」(班雅明,)

在波爾萊特的身上,班雅明看到一切犘登美好的事物都要註定變成爛泥。因為在商品的經濟裏,推陳出新才能令經濟不斷發展。現在看看我們偉大的祖國,它為什麼要推行宏觀調控?不就是因為大陸的發展商為了不斷發展,把剛剛建好的大廈一下子變回爛泥爛鐵,然後重新工程?原來所謂「過度投資」本來就是後現代的一個標誌。而班雅明所謂「最庸俗的事情」,事實上就是指商家明知自己的品牌不會長久,但還在他們的商品上壓上品牌。

在這個變化就是永恒的社會裏,所有事情都有同樣的命運──商品化,而教育亦然。不論現在中小學都在攪一些「推廣宣傳」的大海報,隨隨地在大大小小的學校外壁上飄揚著,或是花著很多時間跑到各人頭湧湧的商場「表演」,或是索性「轉型」作為「直資學校」出售自己的品牌。他們的所作所為,在這個後現代的社會裏實在是值得同情,但是作為所有教育的龍頭,作為最高學府,大學起碼要有波爾萊特的自覺性。可是,現在香港各間大學都在推行所謂「國際化」,就連一丁點自覺也找不到,難怪會李天命會用「春威化」來譏諷中大校長「不會思考之道」。

「在一個只問價格不問價值的世代裡,被判定是一文不值的廢物,被認為是毫無意義的渣滓反而有可能讓人醒覺到這世界已沒有價值這回事了。譬如說妓女,她們恰恰比人多一份自覺,自覺自己是商品,她們每天都要為怎樣推銷自己而煩惱。推銷員當然要知道自己推銷商品,作為自己身體的推銷員,妓女比任何人更能自覺自己是商品。」(馬國明,2005)

連妓女都可以做得到,為什麼教育工作者不能有這種自覺呢?

「馬國明,他只是一個寫文化評論的人。」我只好無奈地回答老師說。

3.25.2005

馬國明與《超能特攻隊》



童話是什麼?馬國明在〈童話容易明白嗎?〉一文中指出,童話不單是人類的第一位導師,也是人類永遠的導師,因為童話就是人類童年回憶的昇華,故此也可以這樣說︰「童話不是為了寫給兒童看,童話的對象往往是成年人。」

這也是為什麼自十九世紀而來,不少作家對格林兄弟與安徒生原本在農村流傳的故事改篇成現在膾炙人口的故事而感到不滿的原因。就發生歷程而言,像《青蛙王子》原本的故事說青蛙簡單直接要求公主帶他回家並跟他上床的情節,改寫成後來強調不要隨便許下承諾,的確減弱了故事的社會批判性。所以現在也非常流行還原故事的本來面貌,例如在書店暢銷書桌上的常客《戰慄的格林童話》。

究竟把所謂「兒童不宜」的東西完全剔除於童話世界之外的做法是否恰當?相信這個問題仍有很多空間討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事實上,兒童世界並非你我想像中那麼單純,那麼與所謂「成人世界」截然二分,而童話亦然。

這種想法表現於現代日本漫畫最為突出,例如︰浦沢直樹的《二十世紀少年》、痷野秀明的《新世紀褔音戰士》、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這種成年人與小童之間的曖昧關係,就成為一個經典的童話故事的一個最為特別的原素,就是無論誰人閱讀,看出來的東西都會不一樣,即是說故事的本身有很多個層次給讀者去細味。

除了日本的漫畫外,廸士尼的卡通片更是其中的表表者。就單說最近一齣勁賣的電腦動話電影《超能特攻隊》,就可以看到廸士尼製作人員的功力。

在大約一大半年前看到《超能特攻隊》的宣傳片頭,只看見一個中年肥佬要穿上緊身的超人服而鬧出的美式笑話,雖然無厘頭的動作引得身旁的小朋友哈哈大笑,卻表現出中年人不能重拾昔日光輝的無奈。

沒錯,從準確的笑位,那些具有豐官能刺激的動作場面,到意想不到的對白、配音,適合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欣賞。這是第一個層次。

而看到超人先生縱有一身好本領,但當社會不再需要你的時候,就會無情地把你拒於門外,成為社會的犠牲品,相信面對著差不多處景、仍在經濟轉型中的香港人而言,對超能先生失落都會產生共鳴。這是第二個層次。

看見那些擁有特殊能力的人要拚盡老命才能過著平凡的生活、或者那些兒童在學校所面對的種種問題、又或者那個被玩弄得有點神經衰弱的教師,都仿佛在控訴現代所謂「融合教育」的荒謬。這可能是第三個層次。

有電影評論認為《超能特攻隊》正是大美國主義、英雄主義的宣傳工具,是美國文化帝國侵略的一個重要環節。老實說,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美國的電視,有時甚至自嘲一翻來提昇自己的優越感。

但是最重要的是,在鼓吹英雄主義的背後究竟是什麼?馬國明的〈你為什麼生活在平凡的世上?〉中想說的是,生活在「後現代」(或者他覺得用「後摩登」更為貼切)的人們,「摩登」的事物已失去了魅力與號召,使命感已被嚴重磨損,更重要的是人們對失去對未來的追求完全不會覺得唏噓可惜。

正如《超能特攻隊》中奸角所計劃的,他製造厲害的殺人武器,並不是想自己來當英雄,而是把科技出賣後,世界上不再有任何事情,等閒人不能做了。不曾拯救地球的人,一樣可以成為超人,當所有人也成為超人後,超人從此就要消失在這世上了。

「盲人的國,獨眼稱王。在平凡的世界裏,懂得摩登的人起碼會知道自己的平凡。同樣,認識後摩登時代的源頭,不是為了什麼難明抽象的理論,而是要知道世界為何變得平凡。母語教學卻連這點也做不到,因為摩登不是母語。」(馬國明,1999)

看完《超能特攻隊》後,讓人明白到在虛空的世界裏,懂得英雄故事的人超碼會知道自己有多空虛。

那又是另一個層次。

3.23.2005

不會思考之道


平日我甚少詳讀報章上的內文,一來費時,二來重重覆覆了無新意、亦無深意,故大都只會掃視大標題而已。看舊報紙更是絕無僅有,但是在機緣巧合下看到「活動教學 要求創新少背誦 港生思維亂 作文欠邏輯」這個標題,不期然就讀了下去。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導師崔晶盈昨日出席香港教育城活動時解釋,學生常犯的寫作毛病可以分為表層及深層兩類,前者如錯別字、語法及結構,後者是指思維謬誤……她指出,課程綱要要求教師先改錯別字及病句,內容不充實、犯駁,但文句通順的文章,往往較錯別字連篇,但思維清晰的文章更受欣賞,問題在小學時特別嚴重。她舉例,不少人看到『開水達到一百度時,就會滾。』此句子時,會即時把『滾』字改為『沸騰』,而忽略了所謂『開水』就是指一百度的水,指開水會達到一百度是犯了邏輯錯誤。……她提醒同學在寫作時不要只局限於自己的經驗,應突破舊有形式。她舉例以『如果』一詞造句,可以寫『開水不如果汁好喝』。」(張嘉雯︰頻果日報,29/12/2004。)

如果真的要以崔晶盈導師所言「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我想「教師必需改變過往批改作文的習慣」並不是最關鍵的課題,只要給學生看看這篇報導,然後再找出錯誤的地方,大約就可以達到初中學生應有的邏輯水平了。

首先,最容易看到的錯誤是居然把「開水不如果汁好喝」當作以「如果」一詞作句的例子。還是看不到有甚麼地方不對勁?那並不是因為你思考方法有問題,而是你的眼睛有問題!「開水不如果汁好喝」可以分成兩部份理解︰「開水不如」與「果汁好喝」。沒錯,你終於看到了,這句句子只有「不如」的「如」與「果汁」的「果」,並沒有「如果」這一個詞語。

有人可能會反駁,「不如」的「如」不可解作「如果」嗎?這個問題就應該問問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不如」在這句句子的意思,最多只能用作「不及」或者「不等於」而已,如何能有「如果」的意思呢?無論如何,這個錯誤「橫睇掂睇」都不未到犯下邏輯的謬誤的那種「深層」程度,極其量只是崔晶盈導師自己所批評學生常犯的「表層」的寫作毛病而已。

這個錯誤只能算是荒謬,另一個錯誤更精彩。

那就是她所舉的第一個例子︰批改「開水達到一百度時,就會滾。」這句。事實上,我們都應該原諒崔導師可能是文科出身,對於小學程度科學普及常識不甚了了,她居然並不知道「開水」並不就是指「一百度的水」。

假設崔導師到餐廳吃飯,她想要一杯「開水」,她真的想要一杯「一百度的水」嗎?況且,純水在一百度就會沸騰,那即是說水都變了水蒸氣,不可能還是液態了。那麼,如果「開水」就是指「一百度的水」,「給她一杯開水」就等於說「給她一杯水蒸氣」了,你叫侍應怎麼辦?

就算退一萬萬步來說,單就邏輯而論,當「開水」真的是指「一百度的水」,「指開水會達到一百度是犯了邏輯錯誤」這句說話本身就是犯了邏輯錯誤。因為「一百度的水會達到一百度的水」並沒有犯邏輯錯誤,而且在邏輯中是最最真確的推論。如果用符號邏輯的寫法,「一百度的水會達到一百度的水」,就可以寫成P→P,亦即是亞里士多德所謂邏輯三大法則中的同一律。只要是學過邏輯ABC都會知道,這是最最合符邏輯的,而指這種推論犯了邏輯錯誤就正正是犯了邏輯謬誤。

原來,最需要接受邏輯訓練的並不是教師與學生。

P.S.報章的記者、編輯的邏輯水平也不言而喻吧?

3.16.2005

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


在天色昏暗的初冬早上,在關了燈的音樂室中,所謂「古典音樂的」響聲,透過兩旁的木製音箱,傳到我們的耳朵裏。我們雖然都安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但對於八十年代的小學而言,老師第一次介紹古典音樂就實踐他心中前衛的「活動教學法」──直接欣賞已忘記了誰人的樂章,我們一班小學的鼻涕蟲實在只有自顧自在作著白日夢的份兒。

「交響樂就好像一個故事一樣,要懂得欣賞背後的畫面。」我卻向鄰座的肥仔同學發表著似是而非的謬論。

「聽著,這段就是描述他拿起步槍衝入敵陣中。」不記得他也是否流著鼻涕,只記得他似懂非懂地皺著眉頭,而我則興高釆烈地「吹著水」。

「他不幸受了傷,很痛苦在地上掙扎……噢,他回到家鄉了,過著平靜的生活……他又再上戰場了!」音樂高低起伏,重重覆覆。往往說到一些前後矛盾的地方,就為之語結,腦袋只好立刻再嘔吐多些大話來自圓其說,希望能夠蒙混過關。

這椿兒時的趣事之所以令我難以忘懷,並不在於她引證了「謊話只會越說越多」的事實,而是在於她令我意識到藝術欣賞──不單止比較容易依靠直覺與感覺理解的音樂──實在是一門學問,最需要知識在背後支持著。

「唔好再讀啦,唔好好似其他人咁傻子死刨爛刨。都話明係畫嘛,駛乜讀咁多。」那個男的一手就拿開了女朋友手中的香港藝術館所派發的專訊,然後抱在懷中細細私語。

在情人節的下午,又適逄農曆年初六的假期,這種親暱的場面當然見慣不怪。但問題卻是這件事發生的場所──在等候購買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的人龍裏,這就覺得有點奇怪了。奇怪的地方不在於那個男的根本就不懂得藝術但卻又來湊熱鬧,因為在香港這個被公認的文化沙漠中,懂得欣賞的人實在有如鳳毛麟角;也不在於不知名的情況下,忽然出現了這個「法國印象派熱」,因為「熱潮」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而是在於這條打了數個大圈的蛇餅之中,那個女的並不是唯一一個把手中的場刊惡補一番的人。

並非開玩笑,在排了一個多小時的人龍中,有三、四成參觀者手中也是拿著專訊,低下頭「猛K」著。來看畫展的人可以因為非理性的衝動掏腰包入場,但是參觀前先「鋤書」學習要如何欣賞,那就不能說他們完全沒有經過思考了。難道香港人真的找到前往綠洲的線索?

要找線索的人,當然我也是其中一份子。

「這個繪畫運動在1874年4月誕生。當時,第一個印象派畫展在巴黎卡普西納大道的一個畫室裡舉行,一共三十一名畫家參加。一名記者,在嘲諷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1872-1873)時,創作了“印象派”這個名詞。這個主張表現事物及其光影所喚起的“印象”的畫派就此得名。」(專訊︰香港藝術館2005)

「為什麼這是一個嘲諷?」在我身旁的polly問道。

是專訊的編輯高估了香港人的常識嗎?還是他們寫得不清不楚呢?

「那可以有很多種解釋……在發明照相機之前,繪畫是作為一種展現、或者說成是記錄真實圖像的工具,比如說是宮廷的人像畫就是作為達官貴人留下自己的倩影的工具……換言之,那時的美學是著重於精細地捕捉繪畫的對像的各種細節,越是像真,藝術價值就越高。而“印象派”一詞之所以是一種諷刺,就是因為它並不能符合當時這種美學,只能表現出一些糢糊不清的印象而已。而印象派的出現,在現在看來,正正就是對於這種美學的反省。」

不過,預期說是「反省」,倒不如說是一種「反動」會更貼切。這就以另一個角度──繪畫的主題而言,以宮廷人像畫、宗教或是希臘神話為題材的主流,與印象派以反映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風景畫的主張,兩者出現互相排斥,現在看來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種排斥,基本上就是源自藝術與權力交錯的灰色地帶。

一直看著專訊的我,把以前對於這個世界的「印象」,結合到去手上的「新大陸」去。以上對於印象派的認識是否合乎真實,那已是以後發生的事情了。現在這一刻,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因為真的很難想像我這一個不喜歡排隊,或是當看見長長的人龍時就會很容易萌起打退堂鼓之意的人,會覺得排隊會是個巧妙的安排,甚至覺得這條人龍實在是太短了。

不記得花了多少時間在排隊上,由購票到取語音導賞的mp3機,進了場館後也要由地下排到二樓的展覽廳的門前,當讀完整本專訊、細看了藝術館外各幅作品的畫家簡介,了解了如何使用那部先進的mp3機,在進入展覽廳前檢查的關卡後,才驚覺自己已足足站了兩個多小時。

雖然有人潮控制,但是展覽廳仍是人頭湧湧,只是門口馬奈那幅《吹短笛的男孩》就已經有十多個人注足圍觀。不用走得太近,就已經令我有震撼的感覺。

「這幅畫描繪一個在吹笛的年輕皇家衛隊騎兵。他吹的是一種高音頻,木製的小笛子。畫中人物佔據了中央位置,與灰色的背景形成清晰的對比,這種灰調子是馬奈經常採用的。

「畫家將焦點集中在畢挺的軍服和短笛的金屬套上。畫面唯一有生氣的地方是男孩的臉和手。透過簡單的造形,馬奈用了黑、紅、白的三個顏色,大刀闊斧地著色,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給這幅作品添上撲克肖像或日本版畫的味道。」

一邊聽著mp3機傳來的語音導賞,一邊仔細地欣賞著。從第一眼開始,我就覺得無論與在專訊中所看到的圖片、或是在藝術館中用來作宣傳的具形海報、入場的小冊子、還是後來在售賣部看到的仿製畫,雖然所有用色與構圖都是一模一樣,但我確信它們並不一樣。它們的關係,就像美女與混濁的湖中的倒影一樣,差天共地。

老實說,看著馬奈這幅畫,仿佛聽見了男孩的笛子聲。

轉了一個彎,就看到巴齊耶的《插牡丹花的黑女人》。畫中的背景的用色比在小冊子上看到的更為陰沉,那個插花的黑人女士幾乎要用心看才能看出她的輪廓,這是因為那瓶牡丹花太過鮮豔奪目。從不同的角度看,仿佛跟隨著視線而變化。我甚至有一種錯覺,覺得牠真的存在現實的世界之中。

接著看到比想像中具大的拉圖爾的《巴迪儂畫室》一睹各位印象派畫家們的風采。雖然是眾多人眾多生活片段的一瞬,但就把捕捉到各人豐富多姿的生命,,可以說比教科書中的介紹更具體地表現在畫布之上。

之後也看過雷諾阿的《半身像.陽光的效果》︰

「1976年,雷諾阿在第二次印象派畫展展出這幅“現代”裸女像時,將其稱為《習作》,但仍無法逃過如潮的惡評。這幅畫看上去像一幅草稿,沒有認真、實在的主題,用色不寫實,就似一幅未完成的習作,當時的觀眾和藝評家都看不懂。

「畫中人物稍微偏離畫中心,下半身被刪去,背景滿布靈巧的筆觸,為主題人物烘托出似動非動的感覺。上半身的明亮色調和藍色陰影的對比強烈,營造出光影婆娑的效果。這幅作品大胆率直,難容於當時的學院派權威,但正正是這種特質,啟發了當時的年輕畫家,風靡今日的觀眾。」

莫奈的已比較抽象,他的《魯昂大教堂,陽光的效果,傍晚時分》據說用了不少時間捕捉魯昂大教堂的不同時間和光線下的效果,一共完成了共三十餘幅的油畫。今次只看到這系列的數幅,已能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但相信要完成體會每一張畫,就必需要看完餘下的二十多幅才能有一個具體的印象。

比起《魯昂大教堂》,他的《巴黎蒙特戈依街道》就容易理解得多。不過最令我覺得奇怪的是(或者最有趣的是),雖然莫奈很具體地捕捉了飄揚的旗幟、喧鬧的人群和熱鬧擾攘的情景,但仔細地看,卻看不出一個人形來。

在眾多的畫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德加的《舞蹈課》與《咖啡館》。《舞蹈課》生機勃勃,女孩子的絲帶色彩艷麗,在畫中的老教師也表現出一種威嚴來。不過,我倒覺得整幅畫的神來之筆在於門後窗中的景物,不但引出整個舞蹈室的空間感,更有一種真實感與現場的感覺。

而《咖啡館》透過描寫畫中那位女演員的神情呆滯、那位男版畫家望向別處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們雖然近在咫尺卻完全沒有任何交流,展現了他們之間的疏離,營造出那種城市人生活顛倒、頹廢消沉的一面。

這次畫展後,我開始明白為什麼要把藝術品比喻作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她們並不是二維的影子,也不是三維的死物,而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四維生命,與人類這種四維半的存在者而言,只是無法自行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而已。

看來,又多了一個理由去歐洲旅行了。

《還政於民》

書名︰《還政於民》
作者︰丁若芝
出版社︰進一步【問得好】

如果《還政於民》這本小書作為一本對政治,尤其是民主政治及其制度認知的入門書,前半部份寫得尚算簡單清楚。

由縱向的民主的起源︰二千五百年前雅典的民主、理念與發展︰霍布斯、洛克、盧梭、麥廸遜及密爾的種種論爭,到橫向的各國總統制和議會制的由來與分別,這本小書都能簡單扼要地說明。

當然這一種小書不能寄望有什麼深入的討論,如果能粗略地勾畫出各種概念,例如︰民主、自由、平等、階級、愛國等等,他們之間有著的關係,那麼已算是合格有餘了。但對於我來說,這些只能用作溫故知新罷了。

而小書的後半部份,就是例舉了南非、緬甸及中國的所謂「民主抗爭」,及後當然就是我們的香港。對於這些國家,甚至香港的「抗爭史」究竟詳細如何,我並不知道,更遑論作比什麼仔細的比較,但是在行文的流暢與論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來看,實在有點以偏概全的感覺,整體來說,前半部寫得比較好,後半部則比較像宣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