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2006

哲學、通識與教育


書名︰《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作者︰艾倫.狄波頓
譯者︰林郁馨、蔡淑雯
出版社︰究竟出版

「哲學是什麼?」

相信所有讀哲學的人都曾經會被人這樣質詢過。然而這並不是一條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哲學家都曾經寫過一篇〈哲學是什麼?〉[1],而每一個哲學家對哲學的論述、體會都不一樣。要認真回答這個問題,可真的要花上一個學期的時間。

故此,面對不同的人,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

大學一年級的哲學入門課《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必定會接觸到希臘的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當時的我非常疑惑,在導修的課堂中,為什麼要讀一個遠離我們這個世代而只留下一些殘缺不全的文獻的哲學家?老實說,他的論證方式簡陋,沒有系統,論據單薄,而所關心的問題亦非一些「偉大的問題」。比如他說︰「如果我剔除品嚐美食的快樂,剔除性的歡愉,剔除聆聽美妙音樂的愉悅,剔除因看見美麗事物而產生的美好情緒,我不知道如何想像善。」

享樂主義(Epicurean)大師伊比鳩魯的哲學就是建基於不會永恆的「快樂」、「愉悅」之上。我們──尤其是現今道德水平「高漲」的傳媒、教育機構素造下的香港人──往往把享樂主義看成糖衣毒藥──雖知有害,還卻渴求。

然而,讀狄波頓的《哲學的慰藉》,讓我從新發現伊比鳩魯的重要性,也把遺忘己久的東西拿出來,審察一番。因為︰

「若是無法解除身上的疾病,醫學可謂毫無助益;同樣地,若是無法去除心靈的苦難,哲學亦是毫無用處。」(伊比鳩魯)

哲學並非象牙塔?智性的遊戲,也不是一般人想像的空中樓角,而是一服解決人生問題的感冒藥──或許不能一勞永日,卻可舒緩苦心靈的苦難。

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和困頓,從哲學家偉大的心靈,我們或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慰藉。

「當來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時,簡樸的菜餚和奢華的盛宴提供同樣的愉悅。」

「飲用任何食物之前應仔細想想的是誰和你一同享用,而非仔享用的是什麼︰缺乏朋友的進食是獅子或野狼的生活型態。」

原來,享樂主義(伊比鳩魯)式的快樂清單,居然會是︰友誼、自由、思想。

很出奇吧?與我們一般想像放縱情慾的歡樂的享樂完全不同。同樣追求享樂,伊比鳩魯卻是通過理性的分析,找出什麼東西確實使生活愉悅。

「在眾多欲望之中,有些是自然且必要,有些是自然卻不必要,也有一些欲望既不是自然也不是必要的。」

現在就與大家玩一個遊戲,試把以下的東西分類成為這三大類吧!

朋友、豪宅、名望、自由、食物、私人浴室、權力、盛宴、憂慮(比如說︰死亡)、庇護、僕人、魚、肉、衣服。

當你把以上或更多的東西進行分類,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結論︰很幸運地,對那些沒有豐厚收入的人而言,快樂與愉悅的組成要素雖難捉摸,但並不昂貴。

所以,伊比鳩魯曾向一位朋友要求︰「給我一碟乳酪,我就能隨時享有盛宴。」

比起EMB所舉辦的通識教育課程詮釋工作坊中強調,關於個人成長的單元一方面又不想空談自尊、自我形象等抽象概念,但又怕撩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問題一發不可收拾,那種「船頭驚鬼,船尾驚賊」的「成長」課程,哲學的慰藉有用實在得多。

「何需為了生命的某一部份哭泣?生命本身就是可泣的。」~塞內卡(Seneca)

[1] 有時我甚至懷疑,沒有寫過〈哲學是什麼?〉的哲學家還能稱得上哲學家嗎?

圖:http://jacky.seezone.net/wp-content/uploads/2015/03/consolation-of-philosophy.jpg

6.06.2006

賭徒的毁滅


不知道是不是天下烏雅一樣黑,最近一位同是教旅遊科的大學同學[1]告訴我,學期臨近尾聲,已沒書可教,唯有做些會考題目、「播下片」[2],但他的學生都好像沒什麼興趣,居然公然在堂上玩撲克牌[3]。

而他們沉迷的程度幾乎一有十多秒鐘的空隙就要玩一局。然而,他們的數學分數,尤其是關於機率那部份,要用「不能致信地低」去形容。也難怪,如果賭徒們的數學十分精明的話,就不會成為賭徒了,因為他們必定會明白「賭徒的?滅定理」。

打從賭局遊戲的設計,賭徒就命定輸給莊家。比如說最簡單的輪盤,除了紅黑分別18個數字之外,就是兩個綠色的「零」與「孖零」。因此,每次要在輪盤中嬴出一局,無論你買最大機會中的紅或黑,其機率都是18/38,只有約47%。換言之,你有53%輸了這一局。所以,你賭越多,你輸越多。

縱使你與莊家在玩「公平賭局」,比方說「擲銀仔」,理論上你與莊家嬴出的機會率各一半[4],但你以有限的本金與比你富裕許多的莊家對賭時,有數學家指出,你輸的機會率為100%。

那麼有沒有方法打敗輪盤賭局呢?有!其秘密不是要打敗它的數學性質,而是物理性質。以如何嬴二十一點賭局的計牌法《打敗莊家》一書而聞名的數學家愛德華.索普 (Edward Thorp),以牛頓力學公式描述輪盤輪子與球的動作,從而預測球的落點而嬴得賭局。1962年,索普與友人一起打造一個煙盒大小的類比電腦,攻擊拉斯維加斯鬧局上利維拉旅館中的賭場。但可惜粗製濫造的作幣裝置發生故障,行動被迫取消。

1980年,一群美國西岸的物理學書呆子共同成立幸福企業(Eudaemonic Enterprises),開發出鞋跟型數位電腦,並成功地擊敗輪盤。他們的故事記載於湯瑪斯.貝斯(Thomas Bass)的《幸福派》一書中。及後他們(索普與幸福企業的書呆子同盟)發現股票市場是更好玩的賭局,因為使用電腦化的交易系統,成為千萬富翁。

下一次,沒收學生的撲克時必順便講這兩個故事給他們聽,並告誡他們︰

「要沉迷賭局請先成為物理學家才說。」

[1]說起來也真奇怪,他也當然是讀哲學的,而且比我還遲才找到這份工作。難道讀哲學真的很適合教旅遊科嗎?
[2即放映電影、視像片段。我問他用甚麼理由時常「播片」?他說︰「總之吹到有關係就得啦!」我這才明白,我們為何適合教旅遊科…
[3]年中我也從學生的手中收了不少副撲克牌,故謂「天下烏雅一樣黑」,唉!
[4]因為擲中公與字的機會率各50%。

6.05.2006

15/16

書名︰《大於1/2》
作者︰阿米爾.艾克塞爾
譯者︰邱文寶
出版社︰究竟出版

現在流行猜度別人心理的電視遊戲節目,然而節目的製作人、司儀與參賽者是否真的明白心理學,實在有點懷疑,比方說︰節目由每星期一次「激增」到每晚都做,實行「百萬富翁」化,無疑加速了節目死亡;另外,遊戲的最後環節「升價十倍」中,司儀與參賽者都未能明白遊戲「奧妙」的地方,把遊戲的娛樂性推向高峰。沒錯,說的就是森美小兒的「15/16」。

所謂「奧妙」的地方,除了因應司儀的表情與語言等表面變化[1],還有的就是了解這個遊戲背後隱藏的策略──機率的計算。當森美開了一張「牌」,究竟「選擇另一張」是「十倍」的機率高些?還是「仍然堅持你之前所選擇的」機率要高些呢?

除了「賭徒的?滅」、「生日的機率有多大?」、「如何戀愛成功」外,《大於1/2》的其中一個章節就有類似的「囚犯問題」︰三名囚犯共處一間牢室。典獄長告訴他們,其中一人將在早晨被處決。一位囚犯問典獄長︰「如果我們當中一人要被處決,那麼很明顯的另外兩位囚犯不會被處決,對吧?」典獄長說︰「當然。」這位囚犯說︰「好的,那請指出另外兩人,明天不會被處決的其中一位。」不過典獄長不願意這麼做。他說︰「不,如果我這樣做的話,那你在明天被處決的機會,就會從現在的1/3上升到1/2。」

用「升價十倍」的遊戲來說,無論你換不換「牌」的話,你抽中「10倍」的牌就能由原本的1/5升到1/4。雖然這看似很合理,但是「不過事實不然」。

原來在1761年,聖公會牧師湯瑪斯.貝耶斯 (Thomas Bayes)在試圖使用機率定律證明上帝存在時,無意中發現了著名的貝氏定理[2]。

P(B事件發生下A事件發生) =
[P(A事件發生下B事件發生)x P(A事件發生)] / [ P(A事件發生B事件發生)x P(A事件發生)+ P(A事件不發下B事件發生)x P(A事件不發生)]

根據貝氏的定律,不論我們的想法如何,這位發問問題的囚犯被處死的機率並沒有改變,還是只有1/3。

雖然現代的機率理論是由一個年青的賭鬼寫給數學家的一封關於賭場必勝術的信開始,然而,機率發展到今天,正如作者阿米爾所言,不懂機率,怎麼可以為投資、愛情、生活做出正確的決定呢?

森美那張「牌」究竟要不要換,就留待大家自己去「十五十六」了。

[1]老實說,森美在這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


[2] 儘管他未能證明上帝存在,但對日後的科學推論與數據處理的影響深遠。例如︰為什麼我們日常使用的防毒軟件,懂得及學習閱讀垃圾電郵,並進行篩選工作,就是使用貝氏的理論作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