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06

殺「悶思維」與「殺悶」思維

書名︰《殺悶思維》
作者︰李天命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前兩天收到一位師兄的來電,知道李生(李天命先生)在書展期間出了一本新書。小弟第一個反應就是︰「?!乜今次咁快既?」

正如在書中的智美兼備(前導篇)中,葉錦明教授的開場白︰「熟悉李先生的朋友都知道他很少準時的,但今天他卻準時。(眾大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退休的關係,還是他前陣子去旅行時因「貪玩」是弄傷雙足,需要在家中休息。時間多了,故能準時「起貨」……[1]

無論如何,都跑到書局看看,買了一本,撐下場。

書的名字是《思之旅(晶篇) 殺悶思維》。初看時覺得書名改得不太好,殺氣太重。但一口氣讀完後,才發覺這個名字改得十分妙。

妙的地方是「殺悶思維」最少有兩個意思。第一,可作殺「悶思維」解;第二,亦可作「殺悶」思維。

第一解的意思是,這本書的主旨,或是李生一向強調的思方學,都是用來殺掉/清除/解決「悶思維」。

所謂「悶思維」就是指與「金剛照」和「浪漫禪」相反的極端。

『金剛照和浪漫禪,基本上屬於性格層面。
性格層面上的金剛照,通向思考層面上的「銳」;
性格層面上的浪漫禪,通向思考層面上的「靈」。

與金剛照相反的極端,可謂之曰「泡沫孱」。
與浪漫禪相反的極端,可謂之曰「庸俗黏滯」。
泡沫孱和庸俗滯的思想心態,姑稱之為「悶思維」。』(p.42)

簡言之,就是人生一些無謂的煩惱。[2]

《哲道行者》所講的思方學是就總體理論系統而言,而《殺悶思維》所講的思方學就人生應用而言、實戰而言。

殺掉「悶思維」,即解惑。

有朋友或會說︰「似乎講來講去都係這些。」

沒錯。

無新意,就愚者而言。

或是對哲道行者而言。

在此不厭其煩引出李生的原文有兩個用意。第一,真的可以說明《殺悶思維》的第一義;其次就是說明第二義。

除了一些扉句、金句外,今次李生還教大家創作,玩玩思維遊戲,真真正正殺殺悶──寫詩。

在思方五環的系統中,創意思維是第五環,是最易說的一環,亦是難說的一環。[3]
創意者,一言記之曰︰「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無論是寫詩、論詩、評詩;「變形樂」、「變長樂」、「變短樂」;還有成詩之如何可能──有點康德第三批判的味道。(雖然我還沒看過第三批判。)

有朋友說︰「李天命的書好難看。」我則︰『當消閒書看,好在用來「殺悶」(kill time)。』[4]

此乃第二義。[5]

[1] 不過我看這兩個可能性都不大,理由是他在大學當講師時也一向也很悠閒,很多時間。
[2] 與引起這些煩惱的想法。
[3] 因為簡單,所以易說;亦因為簡單,所以難說。
[4] 學「思方學」,無新意。「殺悶」,則有點驚喜。
[5] 「殺悶」思維。或可解作「用來殺悶」的思維/思維遊戲。

7.27.2006

《別了》


要為妳寫一首哀詩
無聲無色

默禱
寂靜

向天呼喊
只聞回聲

「朋友。珍重。」

註︰06年7月27日聞Echo姐姐返回天家而作。

《暑假.外出午膳》

關掉無人的msn
空洞的教員室

撐起藍色的雨傘
輕拉燙手的鐵欄

路上尋尋覓覓
遮擋被烈日溶化

擁有時限的
解放心靈

7.26.2006

《大雄2》

畫面生崩活跳
聲線高低起伏

「叮噹呀!……」

嚎啕大哭
勾起每個兒時
心靈的SOS

聽著妳的遺作
彷彿
瞻仰遺容

坐在漆黑的盒子裏
穿上黑色的上衫
黑色的褲

撕裂票尾
進入
後現代式

妳的葬禮

7.25.2006

《大雄》

伴著兒時
的夢

消失於
虛空中

走過的
人生

懷念著
當天的

一把聲音

註︰7月25日,從報紙讀到配《叮噹》中男主角大雄的配音員盧素娟病逝,特作此詩為念。

7.23.2006

《當衛斯理遇上張小嫻》

忽然,想寫一部名叫《當衛斯理遇上張小嫻》小說。

小說名是大有來頭。

7月19日黃昏,因為要到OU上課的關係,我「有幸」經過灣仔的地鐵站,除了人海與人潮外,還看見整個車站都貼滿了張小嫻、陶傑的poster巨型Poster。

原來是梁文道等人口中的每年一度書商散貨活動──灣仔書展的第一天。

想起香港時常被戲稱為「文化沙漠」,只談如何發達、著眼於金銀的彈丸之地,彷彿沒有其他人生目標、不談生活哲學的巨型搵銀機器,然而每年的書展卻水洩不通。

為何?

因為香港人還是人,香港人還需要精神糧食。

而書展中的「名作家」、「才子」、「才女」等,就是精神糧食的供應商。香港人的生活的哲學就「操縱」在這些人的手中。

《衛斯理》就是男孩子必看;女孩子必讀的卻是《張小嫻》。

我那部忽然想寫的小說的書名,其意思就是典形的愛看衛斯理小說的香港男孩遇上愛讀張小嫻小說的香港女孩。

說穿了就是典型香港男人遇上典型香港女人……原來,講真,也沒什麼特別、沒什麼大不了……

但現香港講教育界喜談通識,大眾又愛看《達文西密碼》,那我們又何不把這個沒有深度的書名「通識」一番、「解碼」一番?

把衛斯理、張小嫻看成都是香港的文化符號,衛斯理代表的科幻小說、張小嫻所代表的愛情小說。

《當衛斯理遇上張小嫻》其實就是科幻小說遇上愛情小說,即科幻愛情小說。

政治正確的香港社會,就像猜下一任特首一樣,照相時也往往要睇誰排先排後,論資排輩,《當衛斯理遇上張小嫻》那究竟應該是科幻行先還是愛情行先?

還是應該叫《當張小嫻遇上衛斯理》?

算吧!真係去寫先算。

7.19.2006

覆雨翻雲的受苦之旅

書名︰《覆雨翻雲》
作者︰黃易

終於都「甩難」了。

早前三色台拍了一套同名的電視劇集《覆雨翻雲》,勾起十多年來未完的「心願」。

這要由我初初接觸黃易的小說開始談起。

初中時,衛斯理的小說仍然如日中天、橫行無道(?!)。要不落後於朋輩、「同人吹水唔好無話題」,都要讀讀衛斯理的科幻小說。圖書館雖然有最大量的藏書,卻往往被人「搶借一空」,只能讓我這位貧苦學生,「獨守空處(還書處)、望櫃輕嘆」。

(先向一眾衛斯理科幻小說迷聲明,當時小弟對於衛斯理的小說,只有一、兩本的片面認知,並不算是甚麼批評。)

千辛萬苦才能讀完《追龍》,發覺衛斯理的科幻小說並不「科幻」,說到最尾,就搬「外星人」當擋箭牌、打完場。而且一個字可以說完︰悶。

(再強調一次,這是小弟當時無知的想法。現在怎麼想?不.告.訴.你:P)

所以,初時接觸黃易,甚麼《月魔》、《上帝之謎》、《凌渡宇系列》等。故事橋段適合香港人口味,緊張、刺激、還有點踏線的黃色成分……但最重要的是︰「就手」(容易在圖書館借到)……

故此,小弟也慢慢變成黃易迷,幾乎他初出道(沒錯,所以才容易借到)的書,也都看過了。及後,黃易開始改變小說的風格,由現代玄幻,走向古代異俠。說穿了,就是再無話題可寫,改寫武俠小說。而《覆雨翻雲》正是第一套(或第二套?)長篇異俠系列。

還記得第一集的書名正是《覆雨翻雲》,其包裝與插畫都與同其的競爭對手《風雲小說》有八九成相似。把主角浪翻雲畫成步驚雲、凌戰天畫成聶風……最初讀《覆雨翻雲》時,絕對是以讀《風雲小說》高半級的心態去讀(因為少了那些佔大半版的「呀」字、「嘩」字。)。回看現在再版的《覆雨翻雲》,彩色的水墨畫作其封面,不看內容的話,「格調」好像提昇了不少。當然一讀內容,仍然是與初版沒有多大分別吧?

要說《覆雨翻雲》,第一件不得不說的就是︰為何它會是個長篇小說?一共二十九集。說實話,《覆雨翻雲》絕對不是打算以長篇的方式去寫的,只看第一集的話,除了幾個主要人物外,跟本看不到為第二集與及後所有集數有甚麼關連。

事實上,整套《覆雨翻雲》,就連人物也是無故出現,無故消失。本來在第一集,黑榜已被界定為武林中最頂尖的高手,但第二集一開始無故「彈出」個比黑榜中更高的「魔師龐斑」……之後所有故事中的大量人物,尤其是所謂「奸角」,大部份都是事先沒有伏筆底下出現的,比如「鷹飛」、「鍾仲游」等,都是為著成為主角們敵手而出現。老實說,就像看兒時日本卡通超人打怪獸一樣,無原無故地出現,不明不白地死去……

就連一眾主角們︰韓柏、風行烈、范良極與戚長征,除了戚長征外,都完全沒有在第一集中出現過。甚至要到故事的後期,才知到他是主角……戚長征自是一個好例子。而浪翻雲,雖然因書名而應被假設為主角的大配角,只在第一集與二十九集的戲份較重而已。

要數到韓柏與范良極,就使讀者心中有氣了!整套故事有起碼五分之二、甚至更多篇幅,都是描寫韓柏如何在床上與眾女角胡混……好彩除了第一、第二集外,我並沒有買下去……

相比起衛斯理的小說,《覆雨翻雲》亦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拖」。

回說電視版,老實說,我並沒有詳細地看。但看過一兩集後,發覺面目全非!也許是保留了小說版「優良」的傳統,只有人物的名字一樣而已,人物的關係、故事、結構,根本就是金庸的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龍屠記!風行烈居然成為蒙古的汗主;秦夢瑤則由韓柏懷抱改投與風行烈、靳冰雲大玩三角戀;最離譜的是沒有了覆雨劍、卻多了一把翻雲刀……而小說原著唯一值得欣賞的地方︰描寫天人合一、成道成仙、頂尖高手的人生境界--在電視版均一律欠奉。

「為什麼還要捱下去?」你或許會問?

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問題吧,開了頭的「工作」,雖然無法即時完成,卻希望有朝一日達成;亦或許是因為電視版本的出現,勾起多年心願;還是應該是拜互聯網科技與互享精神所「賜」,把小說製作成電子書,然後下載到電子手帳處慢慢受苦(不知道甚麼原因,往往在故事中間出現一些「後現代的對話」,比方說有一段韓柏與虛夜月調情時這樣說︰「要本浪子不輕薄月兒,那就比毛主席的矛盾論引證了馬克斯的唯物辯證法,而康德的……」突然上一課哲學,真教人哭笑不得。)

無論如何,經過了幾個月的「奮鬥」,最後寫完這篇後記。

現在,終於「甩難」了。

7.12.2006

活生生的文化價值


書名︰《擔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
作者︰潘永強
出版社︰中華書局

自從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提出香港會被邊緣化的警告後,社會上就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說香港會,有的說不會,有的說其實早已邊緣化,有的甚至是說邊緣化才是香港的出路。以上這些「爭論」其實都離不開一個基本問題︰「香港有甚麼特色?」

眼看澳門保護文化古蹟做得很成功,香港卻後知後覺,仍然把所有考慮著眼於即時的商業利益。當一覺醒來才發現有「香港特色」的建築物都變成在世界上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之後,才後悔當初浪費、掉棄了不少珍貴的文化遺產。然而,歷史、藝術、文化、生態、核心價值……或許我們都把香港的特色定位得太高、太抽象、太高不可攀,卻往往容易忽略貼身的生活,比方說我們的日常語言--粵語。

原來我們所認為很多都不可寫的粵語方言,正如潘永強所不時強調,不但可讀、可寫,更不只是「方言」,而是「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為粵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例如︰用來形容人做事不專心的「擔天望地」中的「擔」字,就上溯至《詩經》時代,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現在的讀音與當時相差不遠。

揍人一頓粵語會說「趙人一身」,一般以為「趙」字是俗語,故用「趙」來充數,殊不知「趙」字實為「摷」字。

又,我們向人索討、央求時,比如教師追學生功課,往往要「又囈又篩」,但「囈」字並非方言,而是大家都熟悉的「哀」。

故想想也覺得好笑,一般我們都認為文言文附庸風雅,讀起來蠻有詩意、好像高人一等的感覺,然而原來有不少字的真正讀音都是我們今日覺得粗鄙的廣東俗語。比方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牛成章》︰「女哀?假數十金付兄。」因其「哀」就是「囈」。故應讀成︰「女囈?假數十金付兄。」

同樣,廣東話事實上是古語深深植根的結果,故下次用俗語時,也應想像一下自己拿著關巾羽扇、談笑用兵,以讀文言文的的腔調地說︰「人要哀,米要篩」。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學習澳門保護一些已成歷史遺蹟的「死文化」,而是更進一步,保護廣東話、繁體漢字等等仍然「活著的」古老文化、真真正正中華文族的文化精神。

這樣,香港才有出路。

7.10.2006

《紀念冊》其之五

寶馬香車
過眼雲煙
得時可喜
失時莫憂

良朋益友
欣欣自得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爾曹.茄冬.兒童》(《紀念冊》其之四)

初夏
秋楓樹
微風輕拂著
離別的心

茄冬下的兒童
離開樹蔭
爾曹一個個成長
成為別人的重陽木

重陽木
常綠的喬木
在嚴冬中
展露生機


爾曹︰
汝輩、你們。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二:「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茄冬、秋楓樹︰
重陽木的別名。

圖:http://bambi91.blog.fc2.com/blog-date-201405.html

7.04.2006

《莫逆.蔚然.靖綏》(《紀念冊》其之三)

〈莫逆〉

壽司 刺身 雪榚 獨酌
一頓豐富的晚餐能算是
獅子或野狼的生活形態

因為哲人伊比鳩魯曾說︰
「在智慧幫助人們終身
活得快樂的所有事情中,
最重要的是友誼。」

〈蔚然.靖綏〉

蔚然深秀青城天下幽
靖綏淺笑白浦浪濤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