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2004

巴士上的辯證法

攝於2004年某LEGO展

學生時代,無論是晴天陰天雨天,都坐著那只有十多分鐘車程的巴士上學。沒有叔本華所謂扼殺天才生命的現代馬鞭聲ROADSHOW,也沒有電影「明日之後」式的空調,只看見從車外而來,一片畢卡索風格的瘋狂移動彩繪。那時的我,享受著在思想飛奔在無邊際的幻想之中。那時的我,創造了不少荒謬的論調。

工作之後,車程有如毛澤東的十萬八千里長征。不久就練成比原子計時器更準確的睡眠時間。上車,睡。下車前一個站,醒。這種功夫,有些時候都能讓我感到自豪。但是,香港那種沒有超過十二小時工作時間、早於晚上十時下班就會產生罪惡感的「從工作中滿足自我虐待心理症瘊群」,睡眠實是這變態都市的一種的奢侈品。

我在巴士上進行閱讀計劃時深深地體會出來的一句話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依仗天生的眼力,坐車時左手一半小說,右手一部數碼助理,時而看報紙,時而看雜誌,過著充實的三個月。沒錯,我的命運只允許在巴士上看書數十小時,這短短的三個月就「收夠quota」。以前還在暗地裏嘲笑別人未老先衰、老眼暈花,結果就招來敏耐娃對阿克拉妮報復的惡果。

結果,還是回到學生時代,正反合地把不同時代巴士上的生活結合在一起,一邊對抗著把「響起鞭聲的傢伙拉下馬來狠狠打他五個板子」的衝動,一邊訓練再凍也要沒有知覺但對冷熱極為敏感鼻子,與行使得極為緩慢的巴士一起完成巴士上的辯證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