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14

GEE 268V 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應當是道德知識的習得,還是道德品性的培養


http://thedesigninspiration.com/articles/top-45-creative-anti-smoking-advertisements/

教育的其中一種目的就是通過教育活動,使得受教育者明白什麼是美好的人生(good life),從而希望他們能夠實踐 。而且,毫無疑問,道德教育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指導學生朝向美好人生。因為,我們很難想像,當其他因素不變時,一個接受了道德教育的人會比他沒有接受之前的人生為差。這就說明了,道德教育與美好人生之間有一定關係。

John White亦同意道德教育與美好人生之間的關係密切。他認為自主性(autonomy)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裏是非常重要,因為它引導社會中的成員達到他們美好人生的條件。而自主性表現在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上時,則是在克服人生內在的束縛及制約,即是從無知,優柔與寡斷之中解放出來,使人有真正的自由。而個人的自主性,則可從兩方面來說,一是「理性的自主性」(rational autonomy),另外的就是「道德的自主性」。所以道德教育學的目的是從培養個人的「道德的自主性」來達致美好的人生。

接下來就應該問︰何謂美好的人生?道德的教育又如何達致美好人生呢?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根據John White及他認同的自由主義的傳統,美好人生被理解為「令得每個人重要或是意願的欲求得到滿足,並考慮他作為整全的生命」“the satisfaction of one’s most important (or wanted) desire, taking one’s life as a whole.” [White, 1990, p.30]。此為一種形式的表述,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們獨特不同的欲求,所以何種人生最為適合他們,只有他們最為清楚。故此,道德的教育一方面要求受教育者要由無知,優柔與寡斷之中解放出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人﹑不干預別人為道德實踐的總原則。在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教師不應該為受教育者決定何種人生最為美好。所以,教育者就應盡量避免灌輸任何一套價值觀給與學生。因為,在多元文化的道德研究中,沒有似乎一個普遍可以接受或是有充份的理由給教育者,某一套的價值觀所引申出的人生是對學生最好的,似乎只有給學生自我決定比較佳 。所以,正如A. MacIntyre在After Virtue一書所表示,現代的德性只有一個——自主性。

的而且確,我曾向過不少老師提問過這個問題:你會否把自己的人生觀灌輸給學生嗎?絕大多數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而且,就我個人對於道德教育的經驗而言,不單只是老師,現在就連父母,就或多或少有這種想法。但是,這真的如John White及其他自由主義者所言?這個經驗是關於我的表弟的。他在小時候野蠻非常,可是我的叔父與嬸嬸採取放任的態度。其理由可總結地說,第一,叔父母認為表弟的野蠻是基於無知,只要他長大了,有了知識,就會變好;第二,他們認為不應該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小朋友之上,因為這有害他的個人成長。一如他們所期望,表弟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出眾,可是他的態度仍未見得有什麼改進,只有變本加厲,盡顯「個人為中心」的本色,令得叔父與嬸嬸痛心。

當然,以這個經驗作為對自由主義式的教育顯然是不合理,其中之一個理由是我們沒有考慮在教育方法上的課程安排。即是正如課堂上所表示,道德教育所面對的是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在理想上道德是什麼?這是作為規定道德教育的目的。第二,實踐道德教育有什麼限制?這是教育心理學的問題。第三,如何在考慮實踐上的限制之後,把理想有效地實現在教育之上?這是方法的問題。就以John White的教育思想而言,其道德的理想是自主性,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美好的人生而訓練道德認知或是道德理性。根據Kohlberg的道德的認知發展理論表示,道德認知的學習應由幼年期的懲罰到最後對於道德原則的了解。可是,縱使我們把這個因素都考慮進去,我們仍然可以問︰道德教育應當是道德知識的習得,還是道德品性的培養?

一如在課堂上所做的道德調查,我們除了自主性的要求之外,無法獲得一致而又普遍的價值標準作為道德的基礎  。除此之外,道德教育是道德知識的習得的理由,就是源於德性即知識的假設之上 [Plato, Protagoras]。而且,亦假定了人是不會做出他認為有害於己的事,如果人做出了有害於己的事,是因為無知 [Plato, Republic] 。

故此,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便是道德知識的習得。但是這個假設是很有問題的,尤其是到了現在。第一,所謂的道德知識是什麼?對於自由主義式的教育而言是自主性﹑尊重別人,但是,這兩者到不能憑空而談,尤其是尊重,就不能抽離對行為的理解。例如我們不能認為無原無故打人就叫做尊重別人。所以道德的知識很有可能只是社會上的規範。但是,所以,這種道德教育很可能就只會是要求消極地遵守規則或是不傷害他人。明顯的,一個人(的行為)「合乎道德」與他「有道德」是兩件事,而道德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後者。

第二,就算一個人真的知道了道德的價值,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會行道德。與智育不同,智育的目的就在於知,當受教育者知的同時他就完成了智育的要求,但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在於行。從很多種不同的經驗與研究中發現,我們的行動是有部份,或甚至只是取決於我們的情感,例如休莫就認為如此。而事實上,很多吸煙者都知道吸煙是百害而無一利 。而且,道德行動的動因,不一定需要理性,例如,近日一名警察衝入火場救人 [大陽報,16/4]。甚至乎有人會認為,一個「純」道德行為是沒有條件的 [孟子]。所以,最少道德教育不單只是道德知識的習得,而且是道德品性,例如衝入火場的勇氣,的培養。

當然,道德教育並不是直接了當的事,而是非常複雜。我們能不能想像一種「純」道德教育呢?不涉及智育﹑群育﹑美育和情感教育?雖然在知識和藝術創作中,我們時常要求外於道德判斷,可是在道德的追求上,我們顯然無法斷絕於知識﹑美感與情感嗎? [何秀煌,民81,p.87] 我們亦能不能想像,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沒有自主性與不尊重他人?這就說明了,在理念上,自主性其實並沒有與其他的德性相衝突。他們偽衝突只是表現於道德的教育的方法之上,如果我們也考慮怎樣的言行舉子算是道德教育?它有可以明顯加以檢照的典範嗎?說教嘮叨是一種方式,親切叮嚀也是另一種,但當頭棒喝呢?潛移默化呢……等等這些問題,或會可能解決他們的衝突。所以,最少我們可以肯定,道德教育應當不單是道德知識的習得,而且是道德品性的培養。


參考書目︰
1.John White: The Aim of Education Restate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2)
2.Plato: Republic
3.Plato: Protagoras
4.何秀煌︰〈道德教育需要什麼哲學理論基礎〉,文收於《人性﹒記號與文明》(東大出版,台北,民81)

2000/4/1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